1.宋人书院极为著名,效仿佛教寺院,选在山林胜景之处,有自己的田产,或官方指拨,或私人捐赠,书院读书的学者来去自由。著名的有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
2.明代从科举产生了政府的文官,也培养了独占资源的社会精英阶层,形成风气以后,也产生了文化的保守。明代中叶以后,知识分子及社会大众,都对上述气息反弹,反弹的力量与压制的绝对权力间有各种冲突,中国的人才以及社会的文化活力,都在这长达100年的斗争中消耗殆尽。
3.孙中山寄居海外,却仍能号召全国,是民族主义和封建理想,是当时中国救亡图存希望所系。北伐成功,也是因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4.中国自古以来,农业作物及手工业产品,通过全国网络营销,尤其明清时,市场经济发达,运作更为顺畅。但经过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承受严重的外力干预,现代交通网络将传统市场割裂,国内财富流动不经过区间贸易,财富不能分配于各地区,同时外贸逆差流失的财富,导致贫富差距更大。
5.台湾族群实力强大,是开拓社区的共同现象,只是台湾的现象过去没多久,族群冲突习惯犹遗留在记忆之中,也因此影响了近日台湾社会的族群意识格外强烈。
6.明代天主教教士携来不少欧洲的公益知识,但是中国的传统的知识分子与生产事业相脱节,以致学术与工艺之间缺少彼此刺激的机制,这是明代以后中国终于在工业化方面脱队的原因。
7.伊斯兰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人对唯一真神的无条件服从与尊崇,人的地位十分卑下,但又因为这一种真神是独一无二的,伊斯兰信仰本质是排他的。伊斯兰文化借重于人以外的神力,而儒道佛注视于人的内在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