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姚老的人,都会感叹岁月对他的宽容:
九十多岁的高龄,依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认识姚老的人,无一不被他对患者七十年如一日的救助所感动;
熟悉姚老的人,都会对他经历一生的坎坷,却依然以德报怨、坚守医疗一线的执着而心生敬佩。
姚永江,这位出生于1918年的老人,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幸福安定的和平年代,都在用自己的传奇人生谱写着人间的无边大爱。
经师访友,集各家之所长
姚老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姚家在明清时期即为皇家太医,掌握有一些宫廷传统秘方,尤其擅长治疗疑难病症,传承到姚老这里已经是第十六代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大地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又是当地名医,对他无暇顾及。
从小跟随爷爷、姑姑一起长大的姚永江,十来岁的年纪,还顾不上感叹生不逢时,便走上半工半读的独立之路。
他学画画,水墨丹青,给纺纱厂画商标布样赚取稿费;
做童工,给父亲一个开牧场的朋友放牛、割草。
“那时候有鞋子舍不得穿,有时候看到牛粪热乎乎的,就把脚埋进去暖和暖和。”
就这样,三四月份出去做工,十一月份回来插班上课,尽管如此,聪明过人的姚永江依然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
从小就有中医药的护航,让姚永江身体健壮,很少生病。
但是有一年的11月份,收工回家的姚永江还是被冻得大病了一场,父亲给开了中药,在姑姑的悉心照料下,他很快康复了。
这一次意外的生病,让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他忽然意识到应该给自己的人生定一个方向,生命不能在无休止地做工中度过,而是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而从小就耳濡目染了父辈运用祖传医学救人无数的他,毅然决定将祖传的中医学传承下来。
决定了,便立即行动。
姚永江开始跟随爷爷及父亲学习祖传的医学,并刻苦钻研家里收藏的医学典籍,不仅把自家祖传的医术秘方等背得滚瓜烂熟,还亲自到深山老林采集标本,对中草药的各种功效及配方进行鉴别。
将祖传医学学到手的同时,姚永江还从父辈身上继承了医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责任,“我的祖父经常这样对我说,医者应为患者所需而所思,只要是病人,你都有责任去挽救他的生命。”
但是,姚永江并不满足于自家的医学知识,他认为医生的职业关乎人命,务必要精益求精。
于是,他四处经师访友,各家各派的医学他都去研究学习,取众家之长,补一家之短,一边临床一边学习,到20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独立地行医。
如今,经姚老治愈的患者已遍布全国各地,但这一路走来却是历尽坎坷。
险被活埋,依然以德报怨
在与姚老见面之初,笔者便被告知,“千万不要再姚老面前说 ‘饭’,即使喊他吃饭,也要换别的词,如用餐等。”起初笔者还以为莫非这老先生有什么怪癖?在听完了姚老的经历之后,记者才明白了这其中缘由。
姚老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学习,积极地去学习战后恢复的高校课程,同时秉承祖训无私地救助了很多人,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切都变得黑暗起来。
像姚老这样有技术、有威望的一批知识分子,都被冠上了反革命的帽子,而姚老一直引以为傲的太医世家,却被打为了朝朝代代服侍封建帝王的伪官吏。
红卫兵喊出口号,“宁可无产阶级有病救一个死一个,也不愿意你这个资产阶级救一个活一个,你救好的人越多,你的孽就越大。”
不仅天天挨批斗,姚老的家也被抄了,祖上收藏的各种医学典籍以及历代太医的朝服,都被烧毁了。
眼看着这些无价的文化瑰宝被烧毁,姚老心疼无比,却也无能为力,但是他始终相信,“书本可以烧毁,但是他们烧不掉我脑子里的知识,烧不掉我的真才实学,只要不把我的人烧了,我啥都不怕。”
很多曾受到姚老救助的人,都自发赶来为姚老求情,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晚上将被活埋的消息。
之前,姚老曾经免费救治过一个白血病晚期的小孩,而孩子的父亲后来成了姚老所在县城的二把手,在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冒着被打倒的风险把姚老给救了出来,并把他悄悄送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姚老从此投靠在北京一位朋友的家里,改名换姓,躲避风头,过了五、六年平反之后,才又回到家乡继续自己的工作。
而姚永江这个名字,也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使用的,在这之前,姚老的名字是姚清泉。
曾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姚老,更加珍惜现有的人生,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业当中。
但是,这一段黑色的岁月依然在老人的心灵上留下了阴影,“饭”与“反”谐音,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用语,却总是让老人家想起那段黑色的岁月。
每每听到这个“饭”字,他都要出门溜达溜达,然后回来洗洗脸、刷刷牙,仿佛这样才能将自己曾经受过的屈辱洗刷干净。
平反之后回到老家,姚老受聘到当地的一家医院出任业务院长。
有一次在出门诊的时候,他在候诊病人里发现了一个“熟人”,那不就是当年批斗他、要活埋他的那个人么,但是相比之下,此人已是瘦骨嶙峋。
见姚老注意到他,这人上前就跪在了姚老的面前,直说“我对不住你呀”。
姚老将他扶起,并说道,“这个不能怪你,我们都是受害者啊。”
后经询问才知道,此人患了食道癌,已经到了汤水不下的地步,全国辗转了多家医院仍不见好转,于是回到老家,万般无奈之下才来求助于姚老。
面对这个差点要他命的病人,姚老只把他当成了一个病人而非仇人,不仅认认真真给予诊断,还亲自监督药房抓药,以一个医者的大爱给这个“仇人”治病。
不计前嫌、以德报怨,这只是姚老七十年行医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而他因为病人家庭困难免费治疗的患者已不计其数了。
姚老常说,医者父母心,作为一个医生一定要把病人放在首位,要有医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有的坎坷经历,姚老都将它当作是上天在锻炼自己,“或许不经历这些苦难,就成就不了今天的我”。
医术高明 ,“追随者”满天下
为了更方便广大的患者,姚老常常是四处游走行医,辽宁、北京、江西、江苏、广西……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姚老救死扶伤的身影。
怀有一颗仁德之心的姚老,给有钱人看病诊疗费用一分不少,但是对于家庭有困难的患者,则酌情减免,甚至免费治疗。
多年来,姚老以治疗疑难杂症见长,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姚老赢来了很多的“追随者”,有人帮他打理诊所,有人帮他写博客进行宣传,甚至装修房屋也有人帮他监督,走到哪里都会有从四面八方赶来探望的人……他们都是姚老曾经治愈的病人或病人家属,他们用自己的关心来回报姚老的恩情。
在与姚老谈话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姚老就要出去楼上楼下走一走,不过是一分多钟的时间,却藏着许多奥妙——
“上楼前脚用力,使心脏来回活动,维持心脏的机能;下楼脚后跟使劲,对肾脏有益。心脏和肾脏好,身体就好,寿命就长”。
姚老的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几十年了,难怪他九十多岁的高龄,上下六层楼居然不喘气,恐怕年轻人也没有几个能到此境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