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已是霜降时节,但气温还算舒适。上午的阳光很好,到了中午时分,有浓黑的云层从东南方的天空慢慢移过来,看着要变天了,大雨也许正在赶来的路上。
我赶忙去外阳台摘那些红辣椒,这雨一下起来不知何时能停,不要才把这熟透的果实给淋坏了。
我在枝叶间翻找着完全红透的辣椒,那些半红半绿的就暂且养上一段时间吧,希望那深秋的冷雨不会对它们造成太大的伤害。
一只颜色鲜亮的瓢虫从一片辣椒叶下爬出来,又悠然地爬上旁边的一个辣椒的幼果,那正是幼果朝阳的一面,然后便一动也不动了,俨然无视我的存在。
这只瓢虫大概也感知到了天气的变化,要抓紧时间晒一晒这秋日的暖阳呢。
浓云的移动速度缓慢,还没有侵占这头顶上的天空,此时的阳光照在身上还是很有些热度的,又想着这样好的阳光,一会儿就将被乌云遮蔽了,便也不觉着热了。
举目看向对面的屋瓦,在那里,十来株瓦松正站得笔直,像一把把出鞘的宝剑直指向天空。几日不见,它们居然开出了花朵。一朵朵粉色的小花紧挨着,密布于花茎之上。
据说瓦松开花之日,就是它生命即将结束之时,但它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出这些美丽的小花来,似乎并不畏惧那即将到来的死亡。
曾经初见到它们时,是在一个暮春的午后。那时刚搬到这所房子里,无意间地一瞥,便看到了那屋瓦上它们尚且幼嫩的身影,想着这家主人真是奇怪,怎把这许多的多肉种在了屋顶上呢?
春去秋来,没想到这多肉似的植物却越长越高,一个个都长成了细高挑儿,其间屋主人并没有来管理过它们。它们就仅凭那屋瓦上经年的灰层,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来养活自己,居然还安然地开出了自己的花朵来。那时我才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些野生的多肉植物,并不是那些家养的娇气的多肉。
朋友送过我两种多肉,都未能度过当年的冬天。一不小心,叶子全给冻坏了,第二年春天再也没了动静,起先还想着它的根或许还可以发出幼苗来呢。
这野生的多肉居然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瓦松。这名字也很形象地描绘出它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
它们生活在贫瘠的屋瓦之上,像松柏一样挺直身体,历经雨露风霜,酷暑寒凉,却绝不屈服,低下高昂的头。
特别爱看它们在晨光中,或是暮色里的模样,那样倔强直立的小小身影让陈旧的屋瓦似也焕发出了许多的生机。它们鲜活的生命点亮这了屋顶的一年四季,让那些单调的灰色瓦片也有了自己傲娇的资本。
野生瓦松是有一定毒性的,它的身体里含有大量草酸,性味酸苦。可作为一种中草药,它也有止血解毒的功效,但是却不能随便服用,因它性凉,对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副作用比较大。
可瓦松身体里的大量草酸,又焉知不是它们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防御措施。高高的屋顶上时有飞鸟光顾,找寻瓦片中的各种可食之物,瓦松的幼苗看上去娇嫩可口,它们或许就会啄上一口,品尝下滋味如何,一尝之下,它们就再也不会再碰它了。何况还有那些蜗牛之类的软体动物,以植物叶子为食,这瓦松的叶子肯定不对它们的胃口。
夏天里,有一根逃逸的瓜藤攀爬上近在咫尺的一株瓦松,两条细长的须根紧紧缠绕住瓦松的叶片。我还没来得及将它扯上瓜架呢,它却在第二天乖乖地松开了缠绕。那细长的须根也收缩般得短了一大截,像两只无处安放的脚,随着藤蔓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在风中晃动着,找不到着力的地方,却再也不敢去碰那株瓦松。
想这藤蔓本以为在这些光秃秃的瓦片上总算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喜不自禁地攀爬上去,没想到却吃了大亏,伤了自己。它们也曾攀爬上辣椒的枝叶,那时是何等得嚣张,一两日的功夫就让那棵辣椒萎靡不振了,这下总算得到了教训,不是每一种植物它们都可以去招惹的。
乌云已经压过来了,阳光越来越弱,只是雨还没有落下来。一只白色粉蝶翩翩飞来,在一株瓦松的粉色花朵上驻足,轻轻扇动着翅膀。
此刻,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天空,乌云,屋脊,瓦片,瓦松,蝴蝶……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08009/39a8413b4acfa38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