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323小时,第2254日
阅读《中国货币史》
春秋战国期间,铜铸币广泛通行。这些铜铸币总共有四个体系,即布币、刀币、环钱和所谓蚁鼻钱。布币是由农具铲演变出来的,可能是镈字的同声假借字,镈是古代农具的名称,古诗中有“庤乃钱镈”的句子。后人以为布字是取其流布的意思,大概出于附会。布币的发展,经过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铲形,首空可以纳柄,所以称为空首布。第二个阶段,布首已不空,而变成扁平,所以可称为平首布。
空首布在春秋时期大概还是一种民间的东西,当时文献中也不提,古诗里虽然提到贝朋,却没有提到刀布。
到了战国时期,在布币的形制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由空首变为平首,由大变小,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平首布中也有大型的,但数目很少,而且也没有空首布那样大。
为什么迁都大梁之后要铸造当寽布呢?寽本是重量单位,在这些布上显然已变成价值单位了。大概当寽布的铸造就是把原来的计算单位加以铸币化。古文献中所谓“其罚百锾”“其罚五百馔”如果是指西周时的事,那还是指一定量的铜。那种罚金制度也许一直保持下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些地方就加以铸币化,例如空首布的武以及这些当寽布。
有一种当布可能同釿布有联系。这种布在徐州附近一带出土,包括安徽的宿县、符离集和江苏的萧县、砀山和丹阳。有人说是宋国的货币,也有人说是秦末楚人所铸。甚至有人说是项梁或项羽所铸的。但项梁铸钱的时候,国内通行半两,铸这种钱有什么用呢?岂不是等于自首他想要造反么?除非民间还在使用各种先秦的布币,否则就不可能是项梁或项羽所铸的。
刀币的流通范围没有布币广,偏于北方和东方。大概古代中原的人以农殖为主,所以用农具为货币;东北部东部的人们多从事渔猎,所以用刀为货币。刀币根据形状主要分为大小两类。大刀是齐国的货币,小刀主要是燕国的货币。
明刀大概流通于公元前 4 世纪末和公元前 3 世纪,这是燕国战争比较多的时候。磬折刀大概是铸于公元前 3 世纪的后半,那时燕赵之间有许多战争,而且燕国经常打败仗,军费开支一定穷于应付。后来受到秦军的进攻,更是不得不大量铸造来支持战争。此外山东博山曾出土一种明刀,刀身也是圆折,可是明字书法与众不同:普通明刀的明字圆转而小,博山刀的明字方折而长大。博山刀是齐明刀,普通明刀是燕明刀。齐明刀的背文也不同,有齐化、齐化共金等以及带有和安阳等地名的,这些都证明是在齐国铸造的。
至于齐刀同小刀的先后问题,只有从制作上来研究。照一般发展的规律,总是由笨重趋于轻便,从这一标准来看,则齐刀应在先,而且在大小上,齐刀更接近古刀。然而从制作上看来,齐刀非常工整,文字复杂,似乎不会产生在小刀之前。至于轻重大小,是不应当拿来作为先后标准的。
环钱在战国时期的币制中是一个小体系,但它是一个重要的体系,它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货币形态。环钱的特点是它的圆形,中间有一圆孔。这圆孔也有大小,大抵初期环钱的孔小,后期环钱孔大。
环钱中的西周是指河南(即郏鄏),周考王封弟揭于河南,号西周;东周指洛阳,西周惠公封少子班于巩,号东周,都是公元前 5 世纪的事。但这只能表明西周和东周钱的上限,不能证明西周和东周钱是铸于公元前 5 世纪。这两种钱从制作上看来,应当是环钱中后期的东西,也许是周赧王或他以后所铸的。
中国早期的钱币,还有一点同古希腊相像的,就是货币铸造和流通的地方性。甚至可以说,货币是由各城邑分散铸造,而不是由各国政府集中铸造。不过希腊一个城就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所以称为城邦,同中国稍有差别。
黄金受到原始人的重视,自然不是由于法律的规定或人民的议定。人类对黄金发生爱好,大概因为它有象征作用。黄金既不能制造武器,又不能作生产工具,全靠它那美丽的光泽,恐怕还不足以打动古代人的心。
关于战国时期黄金的形式,不见有记载。但黄金在统治阶级的手中转来转去,应当有某种形式,有时自然是用器饰的形式,有时可能有特殊的铸造形式。如果没有固定的铸造形式,而只是用各种各样的金饰凭重量来授受,那就仍然是一种实物
战国文献中的锾,到底是价值单位,还是重量单位,不是很明确。单说“其罚百锾”,可以理解为价值单位,也可以理解为重量单位,但以解作价值单位适当些,甚至可以解释为货币单位。因此爰金上的爰字也应当解作价值单位。切凿得不整齐并不妨碍爰作为价值单位或货币单位。几百年前,中亚细亚的迪尔亨姆银币和英国的银便士常常被切成两半或四片,以供零用,这并不妨碍迪尔亨姆和便士作为价值单位或货币单位的资格。
秦始皇于公元前 221 年统一全国,不但在中国政治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在中国货币史上也可以作为新的一章的开始。因为他废除了战国时期那些形形色色的货币,把方孔圆钱半两推行于全国。这种以铢两为单位的货币制度在中国通行了一千多年。
当时其余的国家,主要使用刀、布,秦国用环钱,楚国用黄金,后来中国的币制,就是秦楚两国币制的融合。
始皇不但禁止各种财物用作货币,而且大概也禁止各国的刀、布和环钱等。他把秦国原来所行的金钱本位推行于全国。所谓金钱本位,就是黄金和铜钱并行,以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等于二十两;铜钱为下币,即半两。所谓上币,大概限于大数目的支付,如帝王的赐予、贵族间的馈赠等,日常交易用半两钱。
秦半两的一个特点是文字高挺,高挺得容易磨损,因为没有轮郭来保护。这一点同古代希腊的钱币一样,然而西方要到一两千年后才知道用外郭来保护钱币上的图形,而中国的秦半两只是一段后退的插曲。
正因为战国时期中国产生了一次货币流通高潮,因此出现了许多货币拜物教的现象。管仲羡慕楚国的黄金,说只要得到楚国的黄金,农民不耕地也有饭吃,女子不织布也有衣穿。苏秦穷困回家时,兄弟嫂妹妻妾都窃笑他,后来做了六国的相国,家人见到不敢仰视,因为他位高而多金。从当时封建统治者利用这种心理而采取黄金贿赂政策以达到其政治目的的情形看来,也知道货币拜物教的猖獗程度。
货币经济的确立,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积极方面,它不但刺激商品生产,以进一步保证自己的购买力和稳定性,而且由于它的使用,使人类在生活上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独立,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能,因而使人类文化有飞跃的发展。
货币的作用,并不都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它还有消极的和破坏的一面。在货币出现之后,社会分化,增加贫富不均的程度,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使“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奸夫犯害而求利”〔 204 〕。货币甚至被统治阶级用作剥削的工具,使人民生活受到极大的侵害,这也是中外历史上所常见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