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后选择的是跟自己的悲伤和解,而不是忘却。因为那些曾经使我们悲伤过的一切,也是我们热爱的一切。
前段时间刷到一条信息很让人感触良多,网友说自己的爸爸有一天突然消失了,没有所谓的狗血剧情,只是消失了。
刚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这样的父亲真是胆小鬼,有什么过不去的。可是过后想想“难道我从来没有一刻想逃离的想法吗?”
是啊,每个人都曾经有一刻想要逃离自己的生活,逃离社会或家庭所赋予给我们的身份和责任。只是大多数人在现实中慢慢妥协,而有的人依旧格格不入,所以痛苦万分,努力寻求一处庇护所。
《夏日潜水》就是讲述一个逃离“悲伤”的故事。

故事的小女孩佐薇的爸爸有一天突然不见了,很久之后,她才知晓原来爸爸太过于悲伤了,需要在精神科医院待一段时间。佐薇不明白为什么爸爸不快乐,明明天空蔚蓝、阳光正好、蝴蝶翩翩起舞,自己也在,为什么爸爸舍得丢下自己,可是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当佐薇和妈妈再一次来医院探望爸爸时,爸爸说不想接受任何探视。但是佐薇依旧每日如期而至,在等待爸爸康复的日子里,认识了曾经是游泳运动员的萨宾娜,她们渐渐成为朋友。
在夏日的草地上,她们幻想着游泳、潜水穿越太平洋,躺在阳光下看着飞机留下的痕迹,也会在医院的楼梯间肆意奔跑。在两人相互的陪伴下,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夏天就这样很快过去了,佐薇也等到了爸爸的康复出院,只是佐薇从懵懂到理解,她知晓爸爸并没有真正的快乐过,也明白即便悲伤也不用害怕,因为人会像树一样,在冬天看起来丧失了生命力,但是一到夏天又会复苏过来。
在奥古斯特文学奖提名者作者萨拉·斯特里斯贝里执笔的这个故事中,以佐薇的儿童视角来描绘了一副像灰蓝色一样既灿烂又忧伤的故事,讲述了当家人患病时,孩子的疑惑与渴望、思考与成长,也讲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友谊。或许正是因为孩童的天真烂漫,所以整个画面明艳动人,完全过滤掉了故事中的悲伤。
1
很多人在看这本书时第一眼就被书中的浓烈艳丽的画面所惊艳,觉得这就是讲述一段两个女孩友情的故事,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还有许多寓意,值得我们花费一段时间来细细品读和回味,让自己沉浸在其中,或许就能发现它的魅力所在。
比如在佐薇和母亲第一次坐车去探视父亲时,从整个画面来看,母亲很是淡定,两人身穿的红色衣服也相当显眼,话说如果不看接下来的故事,估计很多人会觉得这应该是个令人高兴的故事。另外在医院时,医院的被子也是橘红色。除了这些,包括医院的其他物品都不是平常我们所见的冷色系。


话说我在看的时候很疑惑,作者为什么会用这样的笔触来勾勒,难道只是想传递“悲伤并不可怕吗?”
在昨晚和孩子亲子共读时我突然领悟到,或许作者还有一层寓意,那就是借用孩子天真的眼眸来传递身边人善意的接纳。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后除了自己接纳外,还需要身边人的真正理解和接纳,因为这从来都不是患者个人的事,而是一整个家庭的事。
故事中的爸爸在世人眼中可谓是成功的,但是他却生病了,放在许多家庭中,估计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但是故事中的妈妈却很淡定,好似爸爸只是放了个假一样,家里所有一切如旧。她没有像打鸡血一样鼓励家人振作,而是以平常之心来接纳他的低潮,给其足够的自由去自愈。
或许正是妈妈的这种态度影响到了女儿佐薇,所以即便在父亲不愿意探视的时候,佐薇依旧愿意呆在医院寻找爸爸的踪迹,而在这个过程中,佐薇也在和萨宾娜的相处过程中知晓,原来这个快乐的人身上也藏着悲伤,所以悲伤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悲伤到极点需要救治,而有的人只是悲伤一小会,但这些悲伤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迎来新的生机,我们只需接纳其存在然后等待即可。
2
我觉得这本书唯一让人感到压抑的画面大抵就是这幅医院的外墙写照。四四方方,有门有窗,却让人倍感格格不入。

故事的爸爸说“曾经以为自己拥有翅膀,可是如今,它们不属于自己,已经消失了。”但是最后给其庇护的还是这样一所看起来是牢笼的医院。
所以有人说成长是痛苦的,的确是,因为成长始终是一个人苦苦挣扎,就像毛毛虫破茧的过程一样,在这其中我们慢慢不再把喜欢和讨厌作为判断一件事的标准,而是不问不提,坦然地去面对那些黑暗光中带来的成长,因为我们所痛苦和悲伤的一切,也是我们热爱的一切。只要我们不要忘了最初的模样,那么我们终将与悲伤和解。
3
话说这还是第一次我对一本书的书名耿耿于怀,想着作者为什么要用夏日潜水来编织这个故事,直到早上洗脸时才想到,潜水其实是自由和束缚的象征。
在水里我们是自由的,但是水也将我们与外界隔离逃离不开,可谓是你被什么所保护着,也就被什么所束缚着。故事中的萨宾娜热爱游泳,性格开朗,却也陷入悲伤之中,大抵也是无法将心中所谓的自由与现实的束缚融合在一起吧。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陷入在自由和束缚中纠结的困局之中,就如同到底是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一样,但是很多事情是没有正确答案的,我们只能在生活在慢慢等待,因等待的时候,总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所以下一次悲伤来临,就让夏日潜水带着你逃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