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生理和心理的各项功能都发育不成熟,也无法独立生存,需要依靠父母的照顾才能生存。随着孩子身心发育的健全,学会了爬行、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渐渐地,孩子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学会了自己出门……这些都表明,孩子越来越独立,他需要独立地面对社会,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以能够独立地生存在这个社会中。而现实中却有很多的父母,他们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帮孩子收拾书包,帮孩子做作业……基本上能帮的都帮了,孩子几乎不用做什么事情,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据报载,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19岁读完大学本科后,轻而易举地考取了研究生。学校认为他才华出众,有发展前途,决定送他到美国留学。谁知,这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差”,却使他犯了愁:“到国外学习,妈妈不跟我去,谁照顾我的生活呀?”原来他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族,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在大学期间,他妈妈包办了他生活上的一切事情,每星期去学校两次,帮他洗衣服、整理内务……
在出国前集训期间,他日思夜想,担心无法独立生活,因此,晚上常常睡不好觉,得了习惯性失眠症。后来,发展到只要听到“出国”二字,便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医生称这种怪病为“出国恐惧症”。
曾经有报道说,一个刚刚升入大学的学生,不知道煮熟的鸡蛋怎样吃的事情。有些大学新生由于无法适应离开父母的大学生活,不得不选择自动退学,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及“四老”(祖父母、外祖父母)福荫的庇护下,过着“近无柴米油盐之忧,远无祸患艰险之虑”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导致其在心理上长期依赖父母。他们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或者优柔寡断,缺乏主见,或者不会与他人相处、沟通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
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包办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相反,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独立性就会增强,依赖性则会大大减弱。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要让孩子感到幸福,许多父母错误地认为,让孩子幸福就是帮孩子包办一切,把自己认为能够使孩子幸福的东西都给予孩子。实际上,孩子却因此被剥夺了让自己独立的机会,而来自独立生活中的成就感恰恰是幸福感的来源。
有的父母在孩子参加完军训、野营等磨炼意志的活动后,看到孩子瘦了一些,被太阳晒黑了一些,就心疼得不得了。回到家后的孩子,往往像皇帝一样,什么事也不用做,父母怀着愧疚心理,帮孩子打理一切,吃最好的,干最少的,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难怪日本人说:“非常羡慕中国的孩子,他们享受了世界上最好的待遇。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的付出,在世界上也许是最高的。”
遗憾的是,这种“最好的待遇”并没有养育出“最优秀的孩子”,我们看到的是一些依赖性极强、独立性极差的孩子,这些孩子无法自力更生,更无法经受挫折的考验。
每一位家长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应该明白帮助孩子学会自立的重要性,而不是去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