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学家荀子在《王制》中说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这句话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之间,人是最重要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留下的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同样的,在教育的领域来说,人是教育的核心,成人是教育的目的。
初读杨国荣先生的《成己与成物》,使我受益良久。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在认识自己之中成就自我,在认识世界之中改变世界。只有认识到自己和世界的存在,成就自我和改变世界,我们才能获得背后的“人”的重大价值意义。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停地思索和追问,教育领域当中该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两者有一些相通之处。
人刚刚来到世间之时,在相当程度上还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具有某种“本然”的性质。人的完成,在于扬弃这种本然性,逐渐走向自由的存在形态。这样,一方面,本然的存在通过融人人的知、行过程而呈现其现实的品格,另一方面,人也在“赞天地之化育”、参与现实世界的形成过程中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二者作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在教育中,我们不能忽略孩子的作为“人”的自由和力量、智慧与勇气。我们通过教给孩子真善美,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理想的、有价值判断力的人,同时也用真善美约束着孩子的品格,期待着孩子成为自己想象中的人。那么,真善美有什么含义呢?真是一种事实、善是一种判断、美是一种价值。我们只有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为“人”的意义,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品格。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在教育孩子如何成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几千年来,儒家的学说一直在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至善的人。至善之道以明德修身为前提。要做到明德修身,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要敬畏知耻,在天地人寰中,把握住底线;第二要心力强大,在纷纭繁杂中,淡定从容;第三要厚地宅仁,在滚滚红尘中,激浊扬清。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人,成就一个完整的人。
而人性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在其现实性上,人的能力构成了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成物)、认识自我与改变自我(成己)所以可能的内在条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之体现,人性能力既是成己与成物所以可能的前提,又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得到现实确证。作为人性能力最重要一个方面,视域来说,它既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人性能力,又构成了人性能力作用的内在背景。就更具体的社会领域而言,作为现实的社会成员,个体之间存在着社会地位、利益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化为看待世界的不同立场、倾向,后者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渐渐凝化为内在的视域。体现不同社会背景的立场、倾向在化为视域之后,又进一步影响着个体对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理解。
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现象,我们似乎该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性。孩子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体验。教育对象是成长性的,同样的,我们教育者来说,应该页是不断改变着对教育对象的看法,时刻准备着自我成长。
庄子在《秋水》中说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这也就表明了,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当中对事物的评价也是不同的。而作为特定的生命个体,人具有有限性,他所处的各种境遇,也呈现暂时性。然而,在体验中,时间往往超越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分隔和界限,有限境域中的触发,可以使人感受无限;瞬间的领悟,可以使人领略永恒。
在杨国荣先生看来,成就自我(成己)与成就世界(成物)不仅仅表现为对实然的把握,而且展开为一个按人的目的和理想变革世界、变革自我的过程。人与其他事物的差异之一,在于他既是一种存在,又不仅仅“存在着”、既居住在这个世界,又不仅仅是世界的栖居者。人总是不满足于世界的既成形态,在面对实然的同时,人又不断将视域指向当然。当然的形态也就是理想的形态,它基于对实然的理解,又渗入了人的目的,后者包含着广义的价值关切。以目的为关注之点,存在的意义也相应地呈现价值的内涵:从成己与成物的目的性之维看,有意义就在于有价值。
而对教育领域的来说,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有意义就在于有价值。但教育者传授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一个至善至美的一代。至善至美的目的是为了成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