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鲍鹏山教授
《论语导读》
先进第十一章(11.1—11.9)
原文: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1.2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11.5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1.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分享:
颜渊也叫颜回,在孔门弟子中,他的德行方面是最好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颜渊对孔子非常崇拜和虔诚,他对老师的说的话,都没有任何的质疑或者说问题,好像是个愚笨的人,并且他完全没有反对的意见,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进一步讨论。其实颜渊对孔子的话没有意见也是有原因的,因为颜渊特别聪明而不是特别笨,而颜渊这种特别聪明的人就知道,孔子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把握才说出来的,颜渊作为一个学生,他对老师的话也不会有争议。
而孔子是注重“教学相长”的,希望弟子们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和反诘。也正因为此,孔子才会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也是孔子唯一一次批评颜渊的话。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就像昨天儿子跟他爸爸同胞伯伯家的弟弟聊天 ,给出他自己二战考研时的经验,买网课、找专业代码群并加入进去、加上一届已上岸师兄的微信、在自习室学习(中午和晚上不回家里吃饭,太浪费时间)等等,这些是他认为适合自己的经验做法,适不适合弟弟小闯得有他自己甄别判断。
晚上在我和儿子吃饭时,儿子说,我伯伯给小闯的建议:看专业书,我觉得不太适合考研,适合他自己考专业“证”用。(儿子的伯伯是一个聪明又好学的人,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不停的考各种与工作有关的“证”,去年还考过了一个什么证,今年还在考。他昨天说,如果今年的考过了,他业务范围内总共有用的六个证考过了五个!他今年52岁,真的很牛!)我说,你伯伯说的方法,也是他这些年考试的经验之谈,他感觉比较适合他自己,但是究竟适不适合小闯,还得他自己有甄别的去选用。
让我想到上一周我们队员的考试,在基地参加考试的,试卷改得非常严格,只要不照标准答案,一律不给分。我非常赞成!因为我们工作的特殊性,就得严格按照规范来执行,否则,太随意就容易出现隐患或问题。
所以,什么事情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今天上午,和爱人一起送儿子到高铁站(去山东济南实习)回来的路上,说起昨天两个孩子的聊天,也说起孩子伯伯的好学,我说,哥这么努力的学习,我觉得应该是给儿子小闯做榜样!(我在前年儿子二战的时段,也考了社会工作师证,当时想的就是,陪儿子一起加油)爱人很认同。
父母是孩子最有力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