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益网广东站讯:近日,社工孙科由相关政府部门颁发江门市2019年“双拥在基层”全民征文比赛三等奖证书、奖杯及样书。
原来,为进一步反映江门双拥工作成效,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由江门市双拥办、江门军分区、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南方日报驻江门办事处承办的全民征文比赛,经过专家评委的集中打分和充分研究讨论,16件作品获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同时,将优秀征文作品汇编成《江门“双拥在基层”全民征文获奖作品集》,并从中挑选故事素材,进行创作后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宣讲。

不同题材的故事讴歌了江门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怎么体现?要靠故事。什么故事?我们身边的、能与读者共情的、真实发生的故事,最有力量。 其中,就有孙科撰写《我与一群老兵的故事——爱与陪伴让老兵人生更美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生命摆渡人能打动人。下面全文刊登。
孙科,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祥光社工中心主任。
2002年开始创建公益团队,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工作。他带领团队亦师亦友摸索边学习,探索出江门特色的嵌入式工作方法,在社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00后义工队、银发义工队等10支志愿服务队,成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智障和精障残患者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组成让爱穿越义工队,带领精障残患者清理街道;为独居老人代购,开展助残健身。他还开展临终关怀服务项目,设立孙科最美社工工作室,帮街坊调解家庭矛盾,获中国最美社工、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全国新时代公益人物、全国百佳志愿者、广东好人等40多个称号,获奖个案、论文50多篇。

爱与陪伴让老兵人生更美丽
——我与一群老兵的故事
江门市蓬江区 孙科
我是一名老社工,见证改革开放40年中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体会到江门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温暖一面。
作为临终关怀服务社工的我,虽然无法改变临终老人生命的长度,但我的专业服务能让他们在跨越生死的时候感受到生命的温暖。我十年临终关怀服务期间,在工作中见证了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也屡屡为爱而感动,其中就有老兵们在晚年改变的故事。
我与义工们通过陪老人一同看相册回忆往事、唱红歌、做手指操,用心敲开失智老人的心扉;通过生命故事回顾,从中挖掘老兵闪光点,让老兵重获自信;通过专业陪伴,满足老人临终愿望,让老兵美丽谢幕。

用歌声唤醒失忆老兵记忆
老兵昌伯在与社工接触前失去了许多记忆,包括对人和事的印象。
一次探访陪伴中,社工的引导下,老兵昌伯与社工、义工初步建立信任关系。随后,义工陪着昌伯唱起以往的老歌,因为昌伯记忆上有许多缺失,一般都是义工带着昌伯唱,等昌伯进入状态了,再以昌伯为主,希望可以用音乐唤回昌伯当年的记忆。
当一起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昌伯激动地说:“我想起来了,我是一名人民战士。”

古稀失能老兵重获自信
76岁的凯伯,因病半身不遂,日常生活需要坐轮椅。这使他产生了自卑的情绪,平日里沉默寡言,很少与别人交流。
社工们与凯伯耐心交谈,逐渐发掘了他过去那段艰苦的岁月。上世纪60年代入伍的凯伯,在部队服役6年期间,辗转到过海南、广西等20多座城市,为囯家公路、铁路建设都洒下辛勤的汗水,曾两次负伤。
“我当过5年的班长,带出了一百多名新兵。”提及当年的经历,凯伯兴奋不已。义工们抓住这一话题,请凯伯请指导怎样行军礼。
凯伯瞬间回到“老班长”角色,显得自信从容,操练起了“新兵”,获得现场义工们的一致好评。

90岁老兵重温当年抗战历史
“当时战争炮火的轰鸣声,至今还时常在耳畔回响,让我深深的铭记在心。”义工们来到白沙街90多岁的老兵茂老家中。
茂老曾是地下交通情报员,见到义工到来,不仅将自己获得的军功章和荣誉证书与义工分享,还拿出记录了他当年抗战故事的书籍给义工,与义工诉说着抗战年代的点滴,“十分感谢政府将我们当年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我们的抗战历史。”
现场还来了不少小义工,为茂爷爷演唱了《红星闪闪》等革命歌曲。
“用心陪伴,是最好的爱。我们希望有更多义工们能关注老兵群体,让老兵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重拾自信。”作为组织者的我曾发出呼吁。

实现老兵临终愿望:见战友、听军歌
老兵胜伯因重病入住医院,医生说他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胜伯向义工说,希望能与战友聊聊天,一起唱一下当年的抗战歌曲。
因为年代久远,寻找战友的工作并不简单,一起唱当年的抗战歌曲也不容易。这一边,在和胜伯确认了相关信息后,社工、义工赶紧联系胜伯战友所在的当地民政、派出所、社区……另一边,义工们赶紧行动,安排社区合唱团抽出3名“军歌手”。不久后,胜伯与战友通上了电话,而在他床边,则是几位“军歌手”嘹亮的歌声:“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
听着军歌,胜伯安详离开……

在爱与陪伴,心灵呵护临终关怀服务中,我团队由3人发展到300人,已送别600多位老人,特别老兵临终最需要时陪伴,做好生命摆渡人角色,让老兵人生美丽谢幕,用爱为“江门双拥模范城”添色彩;在服务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充满爱,在公益路上不仅仅是慈善,而是把每一个人看成可以自我觉悟成就的个体,人人成为义工,用人性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大爱,创建社会和谐,为“江门双拥模范城”添上浓浓温馨与爱的氛围。
编辑:江文/来源:南方+、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站 /责任编辑:郑东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