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到2013年,我基本不务正业,除了建工厂参与了下,就是四处学习考察。
每到一个企业,不去看宣传片,不看文化汇演,却钟情看三个地方,厨房、茅房、账房,因此被人戏称三房先生!
并希望以此建立一个数据模型,试图从中找到这些数据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
虽事隔多年,对当年未曾完成数据模型的论文,依然心存遗憾,今天以文字记之,算是对那段游学经历的祭奠。
看厨房,我注重看开饭时的秩序和用餐完毕撤退的场景。
开饭谁先吃?管理层排不排队?吃完了谁整理餐具,体现一个公司的管理风格和劳资关系。
不同的企业逻辑不同,论资排辈的企业,一般管理层有专用窗口,不用排队,吃完了基本不用管。甚至有的企业会用不同级别的就餐环境来作为管理者的奖励手段和表达认可!
而科技型企业相对没那么多层级观,大家混坐一起,气氛相对活跃,管理层的平民化倾向比较明显,甚至管理层会让做事的人先吃,大家都自己取餐,自己清理餐具。
一开始我有比较多的主观意识,会在心里排队,认为哪种更好,其实如今回头去看,我不觉得哪种食堂生态规则就更好,只有哪种更适合!
阶层化未必就不好,有的企业因此更能激发不能到更好餐区就餐者的斗志,而平民化倾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不能行成良好的向心力。
但食堂现场的生态,却总是这个企业管理逻辑的缩影!
看厨房看管理逻辑,看茅房,则看一个企业的执行力。
厕所是管理层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或者管理理念经过层级传导后,已是强弩之末,很少有公司会把这个部分当做战略中心的。
茅房很自然能比文化墙更代表管理的末梢!
从而由此判断一个企业的管理强度和执行力,就像我们能从指甲或者嘴唇的色泽判断一个人的气血一样。
2012年我去一家供应商去考察,发现接待区很漂亮,而厕所根本进不去,厂区我都没进去,就找理由离开了。后来证明,这家公司与我们不匹配,路数不同,走的是量,不注重品质。
当然,这不影响他们做大,但我对他们能做强和成为一家受人尊重的企业持保留意见!
而账房我看两点,一是财务人员与老板的亲疏关系,二看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的融洽程度。
大部分企业多少会有领导的亲属,这并不影响财务室的专业度,而是要看财务室在财务规则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博弈能力,有没有财务规则存在,客观性如何,这一点总是屡试不爽。
财务室另一个有意思的关系是与赚钱部门的关系,是服务大于监督还是监督职能大于服务意识,只需要问问业务经理报销的周期和标准化程度,大概就能知道一二了。
我的管理逻辑成型于这个时期,那些年的游学比自己去领悟要立体和生动更多,更能开拓视野,着实比如今闭门造车要有趣许多!
游学最害怕带着主观意识去看别人,从某些蛛丝马迹去推断企业的状态肯定是片面的,但综合这三个方面的数据,再结合官方希望你看的,或许能更立体的去了解一家公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