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9 氺慶
尴尬的酒量今晚应邀自己所带的一班级学生的期末聚餐,同学们的盛情有点难却,所以就喝了几杯,八点左右回来,路上还吐的翻江倒海、斗转星移,一躺到现在才稍作清醒,所以赶紧起来完成今天的码文任务。
我的酒量是很尴尬的,能喝那么点,但是又比大部分人差很多,喝的多了几杯就又是各种反应,不管是什么酒,都一样。啤酒喝的快,吐的快;白酒后劲大醉的深;红酒、洋酒之类的稍多了也是满面通红,肠胃反应剧烈。所以每每遇到要喝酒的饭局,我都有点怯怯的。不喝嘛,似乎不近情面,喝嘛,自己到头难受的死,特别是遇到拼酒式的饭局,更是恼火。
自大学时候,才真正的学会喝酒,第一次是在大一和寝室的同学聚餐喝的,那时候大家刚来也没有过多的劝酒,只是象征性的喝了两杯,没什么很大的反应,但至此以后才算是开启喝酒难受之旅。在大学里也不知道喝醉了多少次,有时两三天才调整过来,有时连饥饿的感觉都没有,吃下东西去也没多大反应,那时候也总自我告诫,以后再也不喝了。但人总是健忘的。
研究生时,老师喜欢喝酒,我们作为学生的肯定要陪一下。那时也想好好的练一下酒量,但每次一喝,只要多了那么点,要么吐了,要么趴桌子上睡着了,等老师和师兄姐弟妹们喝完要走了,我也基本清醒了,每次觉得甚是尴尬。
后来看了一些百科知识后才知道,喝酒脸红的人是不太适合喝酒的,身体里缺乏一种解酒的酶,所以我想练估计是练不到什么水平了。也就有意的尽量可以不喝的就不喝,能避免的就避免,工作这么久,喝酒也越来越少,喝的越少,也就越不能喝。
深刻的感觉喝酒是一门软技能,很多时候很好用,特别是在中国这种饮食文化和人情关系社会里,很多事情的谈成都是在酒桌上的。甚至听说过有些政府部门专门的招聘能喝酒的人,用于公关。
所以也很羡慕那些能喝酒的人。
而酒对于我的影响,除了引起过度的身体反应之外,也容易影响日常的生活。头昏脑涨,影响思考,酒精麻痹下的神经系统也有点失控,只有睡觉直到清醒。但清醒后一般还脑袋昏沉,有时要调整个两三日,基本上这几日时间也大致荒废了。
所以在饭局里,遇到不喝酒的人,我是不强求的,深刻的理解他们的苦衷。就算人家能喝,但是那天不想喝,我也不会埋怨的。不应当因为喝酒这件事而牵扯到什么人品、面子问题,也不应当以喝酒这件事来评判一个人。觉得过于轻率了。不过大多数时候是别人对于我来说,不是我对于别人的态度。因为酒量太差。
不过为了健康,酒量有限,就适可而止;酒量好,也不要贪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