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世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恶性事件。稍微观察一下,会得出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结论:很多恶性事件的主角很多都是表面上人畜无害的人。04年震惊全国的锤杀了四个同窗的马加爵,18年郑州空姐遇害案的犯罪嫌疑人,去年才告破的持续十几年的银川连环杀手案凶犯等。这些人犯案后,熟人都惊掉了下巴,觉得谁犯案也不可能是他们。这类人有些共同特征,为人和善,有礼貌,内向,不太喜欢和他人交流。但总体给人的感觉是个好人。
这些好人为什么会做令人发指的事情呢?实际上,好人的外衣所包裹的是满满地死能量。内向,不太爱和他人交流几乎是很多凶犯的标配。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外人很难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为什么害怕别人窥探到他的内心呢?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充斥着恐惧和对这个世界毁灭的欲望。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这种对世界的毁灭欲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婴幼儿是活在全能自恋中的。全能自恋中的婴幼儿,他的全能自恋得到满足,就会形成生能量,不能满足就会形成死能量。婴幼儿很多的需求都是需要养育者满足他们的,比如说他要吃喝,需要人陪伴等,当他的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他就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全能自恋就形成了生能量。当太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敌意,他也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恨意,恨不得把这个世界毁灭,这样全能自恋转化成了死能量。
这死能量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当他的需求,被忽视,甚至被拒绝后,就有了失望。当失望不断累积,就产生了绝望。积累多少绝望,就积累多少恨。恨积累的越多对外在世界的破坏力越大。但这种破坏力也不可能随意的释放,随着人的长大,这种破坏力被深深的隐藏在了潜意识里。在人长大的同时,会反向形成。内心很恐怖,但却长的憨厚老实,人畜无害。这种反向形成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也是为两掩藏内心恐怖的自己。太封闭的人,都经历过深深的绝望。他的封闭,是为了锁住恐怖的自己,不让他去破坏外部的世界。
当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在和这个世界很好的互动的时候,这些人可能还在小心翼翼的伸出他的触角来试探这个世界的反应。他的努力可能在常人看起来是那么的笨拙和可笑,但那已经是他付出极大的勇气,想要让自己从封闭中走出来。有的人很幸运,他的努力得到了善意的回应,他可能借此契机,慢慢地从封闭当中走了出来。不幸的人,可能又退回去了。更悲剧的是,那些被激怒的人,就像马加爵,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同学对他的嘲笑。
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友善的对待这个世界,说不清我们的友善能避免一场悲剧,也能帮助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