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知放大生活的痕迹

感知放大生活的痕迹

作者: 拾光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0:44 被阅读34次

    最近几天高速密集的读书状态,很上瘾,一本书翻开会在当天或第二天的的两个或三个时间段酣畅淋漓地读完,舒服的文字流淌进内心,空间打开与延展,很多思考与联想的意识浮现。如周一周二的《禅的生活》、周三周四的《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周五的《萨提亚冥想》、周六的《各自爱》和周日的《私语书》。有时,读书之前,身心有些疲惫,思绪消极和懈怠,大脑一团乱麻,而随着无意间翻开手边的一本书,一页页文字读下去,不知何时凌乱与困顿消失,大脑的思绪被书中文字的意象和能量覆盖,扩展了的空间得以自由地畅想,接收浮现的想法并呈现于书中空白的角落或记事本上。

    阅读时,全神贯注地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遭的一切,能够意识到周围在发生的一些事情,楼道里孩子在嬉闹,窗外汽车在鸣笛,但好像不会干扰到你,都不会在你心里有任何的痕迹留下。这种心流持续的状态,在下午四五点放下书走出家门去到苏州的小街上,经过一家家店,随便逛与看,也增添了很多以往没意识到的乐趣,如偶遇一家面包店,吃到了好吃的核桃面包,注意到试吃可以吃那么一大块,瞬间对店的好感印象陡升;走走停停至晚上八点左右,竟路过了好几个苏州的历史老街及园林,用脚步丈量得以对其大概的地理方位有了感知;黄昏漫步在小巷或街道,没来由地浮现很多平时沟通或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一番自省,并表白给他;看看时间,天空竟还未有黑的迹象,原来正值夏至节气,现在正是白昼最长的时期。  

    觉知你的呼吸,可以把注意力从思想上转移开,并且创造空间。它是创造意识的一种方法。虽然整个意识早就以未显化的状态存在了,我们在这里就是要把意识带进目前的这个向度当中。一个有觉知的呼吸就足以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思想续流之中,创造一些空间。每天试着多做几次有觉知的呼吸,这是把空间带入你生活的绝佳妙方。-《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

    体会一下:在你和你自己之间建立一种更有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感受。将自己完全地带到意识层面,并让自己充分地与自己联结。影响我们发展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觉察和我们与自己的联结。-《萨提亚冥想》

    最近经常静坐时,升起一些意识,浮现起想法。就像今天:平时习性地会这么思考我要成为什么, 我一定要怎样,画未来的大饼, 这种下决心的话,下蛮力想要做什么,刻意地想要成为怎样,其实追求的是虚妄。事实上你本来就是,只是当下觉擦,让水面静下来,看见本自具足。未显化的意识,被联结与显化只能通过觉察的方式,而觉察只能在当下,使之浮现于水面之上。

    《各自爱》,三百页的书,一天的三个时间段读完,她的文字太喜欢了。读完,头脑里充实又有空间被打开的感觉真好,自由而愉悦。完全不像刷网络信息塞满头脑桎梏不得自由的感觉。多读,最近密集的读书,感觉很不一样,体验到持续的力量。阅读体验太棒了,全程像在高速路上疾驰,文字持续地飞进大脑,不是我在看,是书上的文字进入我的眼睛,我的大脑。大脑飙车,所以大脑是有快速摄取信息的功能的,不要不用,越用越灵活。

    《私语书》250页的书读完,依旧震撼于书中文字的密度,信息量太大了,更是被作者贴着书、贴着心、贴着生活的文字打动。于自己,这两天的阅读体验,也充分意识到潜力是可以无限拓展的。时间充裕时,仅仅是一本书,就可以让你痴迷其中,而不是踟蹰于生活中那些或琐碎或艰难的命题;就这样一本本地读书,营养慧命,这个快乐的过程沉浸其中就觉得很平静,内心很充盈。

    每次发现一个作者,就会买她的很多书来读,书中的文字都是喜欢的,有些答案也契合于内心一直在探索的,作者的文字真的是我想说的,如庆山、黎戈。也更加珍惜时间,每时每刻用起来,读书、观影、写作、亦或做饭等,惜力,世间太多值得去看、去体验的美好事物了。过程中也体悟到持续的力量,越来越踏实。

    惊叹于黎戈的阅读量,书中高频提到《诗经》《本草纲目》《红楼梦》 梅·萨藤、丘彦明、西西、李渔、汪曾祺、张爱玲、鲁迅、齐白石、村上春树等等,古今中外的作家及作品,经由她展开叙述,作家本人、作品及其生活都是可见很多立体丰富的细节、有趣和个性。涉猎面广而入微,文章都是从生活中小小的事物开启,像扇子、大白菜、茉莉、树、野菜,如围绕树,文中可见多种树,先是具象的树,周作人喜欢的杨树、鲁迅偏爱的槐树、丰子恺爱柳树、汪曾祺最恋恋的应该是那颗龙爪槐、梁实秋写到过梨树、大江健三郎最喜欢设置的意象就是树、樱花是岩井俊二电影中常用的道具、生来老相的榕树、偏爱的会变色的银杏和枫树、敏感脆弱的树-玉兰、坚强的树-松柏,接着写到那些活得像精神化的“树”,林怀民像一棵活得很认真的树、歌手莱胡德夫是一棵动静随心的树、蔡明亮则是一棵舒展自如的树。

    如酷寒的冬日,夜看古人书,突发奇想,没有空调和电暖气的古代,读书人是怎么办的呢。由此而展开提到在《古诗文名物新证》中发现的一款卧读书架、陶渊明的阅读场景、宋人的“暖阁”、陆游归隐田园书中日月长、文震亨《长物志》书房的外景配置、李渔充满生活热度的书房。

    无论哪位作家、哪部作品,甚至微小的细节引用信手拈来。如《夜航》提到张爱玲写上海的夜,“大而破碎的夜晚,汽笛凄厉,像海上的航行,永远的分离”。又硬又凉的句子,钝钝地从皮肤上割过去。现在,我突然触摸到了杜拉斯的离别之痛,和张爱玲的刺骨孤独;《黑白气质》想想张爱玲繁华褪尽,穿件蓝旗袍开会都被人瞠目呢;《闲话才女》张爱玲写《色·戒》,让我感觉,这女人后半辈子,就只剩下一道伤口,她的心,就在这个窄窄的、逼仄的、锋利的刀口上,跳动,凌迟;《文字形象的骗局》张的文字刻毒蚀骨,通篇都是算盘打得噼啪响的计较,人情、感情、金钱、利益。文字里的精装逞强,不过是笨拙于人事、自抑成性的她,找个出口转移释放而已。现实中却是个连日常生活应对都很畏惧的木讷之人;《手绘的安静时光》回复夏志清“提篮”是什么的问题,张爱玲附了手绘图,视觉语言一出来,果然一目了然。在杂志上看见她味自己设计的服装,从里到外一丝不苟地搭配好,颇见妙心。

    惊叹于其浩瀚的储备之外,也升起强烈的自勉之心,要抓紧时间啊。的确读越多书,生活质地和感知的密度是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能触及、延展、体会更多的东西。要储备源头的经典,经典可以随时拿来用,有创造性地为我所用。不然总是读一些浅浅的读物,读完,完全带不来创造性,没有启发和营养补给。

    内心丰厚的储备和积淀,感受鲜活的生活气息,正是这些无用的小事累积造就感受的深刻,感受越深,越能真切地感受当下的生活,越能把时间的能量放大。生活的痕迹在感知中被放大,让我清晰地看见自己是安定的。如此独善其身,照顾好自己,幸福感飙升,也自然放下好多烦恼和非要计较的对错。

    如此反思之前花费太多的时间思考与阅读那些道理层面的书籍了,关注那些大的命题,总是会有些缥缈和无力,与现实中的自己距离太遥远,更无定力着手做起。相比那些太大的够不着的课题,从生活中一件件小事做起是可以如此深深地感受内在空间的安静,内在力量的生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知放大生活的痕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ge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