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这本书是根据同名的综艺节目汇编而成,每个朗读者包括三个部分:访谈记录、朗读内容、名家点评(朗读篇目的点评)。诵读的篇目自然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是历经岁月洗涤仍然广为传颂的经典,诸如《老人与海》《红楼梦》《海燕》《瓦尔登湖》《背影》等等。
但我觉得《朗读者》的核心不在于朗读的内容,而在于朗读者本身。访谈环节占了书目的很大篇幅,也是这本书或者这个节目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每个朗读者都带着一个故事,甚至带着一个传奇,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他们本人。有的是在某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有的是有着传奇经历的人,有的是用爱创造了伟大奇迹的人,有的是在某条路上孤注一掷的人。他们有的名满天下,有的默默无闻,但在我看来,都是很了不起的人。作为人的存在,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彰显出人性的美好。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
遗憾我不能一一赘述每个人的故事,但是我想把一些印象特别深刻的人物写下来,力求用最简练的语言概述他们生命中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我觉得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在面对各种境遇时的态度,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很有启发意义。我相信看过《朗读者》的人,多多少少都能从中获得一些感动,在这些感动中,必定蕴藏着某种宝贵的力量。
蒋励
2012年加入“无国际医生组织”(国际独立人道医疗救援组织),2013年赶赴武装冲突频发的阿富汗进行医疗救援工作。在炮火连天的环境里,她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每天接生四十例新生婴儿,一百天里共接生了几千个新生命,而且没有一例孕妇死亡,这在当时的处境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个医生最大的满足,就是在病人面前,被信任、被需要。”从她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生命有救期,救援无国界”的人道主义情怀。
周小林
他花十年时间,倾尽所有,在成都的金堂县为妻子殷洁打造了一个一千二百亩的鲜花山谷,这也是中国最大的“私家花园”,那里曾经是一座荒山,如今一年四季都有百花争艳。这对神仙眷侣的爱情,也如那辽阔壮观的山谷,长年花开不败。有多少人,愿意为一个承诺,付出十年时间?
许渊冲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遗欧赠美千首诗,不是院士胜院士。面对自己在翻译界做出的杰出成果,他一点也不谦虚。他对中英法三国文字的互译使得世界诗词文化得以交流融合,为读者们呈现了唯美的多语言的诗词大餐。他翻译的《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评论为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
2007年他被诊断为直肠癌,医生说最多可以活7年。他的反应是“能活七年也不错嘛!我喜欢什么做什么。”然后一如往常地沉迷在自己的翻译世界。2014年,他的生命不但没有终结,还拿了一个大奖: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如今,年过九旬的许老先生仍笔耕不辍,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他说白天时间不够用,只好在晚上多“偷”一点。他是一个年近百岁的老头儿,看上去却更像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如今他依旧个性张扬,才华横溢,举手投足间像一个“年少轻狂”的赤子,“我们中国人,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他的小目标是,如果能活到100岁,要把莎士比亚翻译完。
“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从许老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翻译泰斗的自信自豪,是面对死亡时的乐观豁达,是对待生命的惜时如金。岁月让他的年岁渐长,却没有让他变老,他的生命所释放出的活力,直接击撞到我们内心深处,激励我们热爱生命,拥抱生命。
找到我们乐于奉献一生的事业,并为之抛洒热血,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干劲。我想,这正是当下我们迷茫青年最大的使命。
杨乃斌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幸福的存在,可能就会有多少不幸的存在。杨乃斌在八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发烧导致耳膜出血,失去了听力。他的母亲陶艳波为了让他能像健全人一样成长,执意要把他送入普通全日制学校。为此她辞去了工作,专门从黑龙江到北京去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
从杨乃斌念书的第一天开始,妈妈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整整十六年,五千八百四十天,三万四千五百六十个学时,陶艳波亦母亦师亦同窗,她每天几乎从早到晚都陪伴在儿子身边,做儿子的“同桌妈妈”,使他像正常孩子一样完成了学业,最终顺利考上大学,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中间的艰辛旁人无法想象,但陶艳波从未有过怨言,她说:“一个母亲,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 世间唯有母爱,如此深邃与无私。
秦玥飞
二十岁时,他以托福满分的成绩考入美国耶鲁大学,享受全额奖学金。二十六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毕业,正当他前途一片光明,在谁看来都是很快能迎娶白富美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时,他却选择去了湖南衡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他进村第一年就帮助村民引进了超过八十万的资金,建起了新的敬老院。然后三年里,修了水渠,重新硬化村路,同时引进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几年时间,他用自己的才智,立足农村实际,动员多方资源,为当地谋取了不少民生福祉。从一开始身份与环境的转变所带来的不适应,到后面与村民打成一片并成为当地的“福星”,难以想象他其间吃了多少苦头。“有的时候为了争取一笔资金,得跑三四十家不同的机构,最后可能才有一家同意。”
在他的同学年收入上百万甚至千万的时候,他每个月就拿着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很多人难以理解他的选择,但他表示“这个选择符合我的价值观、我的追求跟认同。”小时候父母为了让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带着他全国各地去求学,吃了不少苦头,在此过程中他强烈地感受到父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由此联想到广大贫苦的人民群众更是渴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他想带领他们实现这个愿望。这个一直想在“公共服务领域干点事儿”的年轻人,把村官看作是实现自己梦想最重要的舞台和起点。
他的选择告诉我们,梦想不一定要用收益去衡量,只要它是你内心真正想去做的事,就放手去干好了。在这个充满功利氛围的社会,大多数年轻人都渴望快速成功渴望大富大贵,找工作时更多关注收入多少,却很少有人关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很少有人有勇气遵循内心去选择人迹罕至的路。秦玥飞无疑给我们甩了一耳光,提醒我们不忘初心。
理查德·西尔斯
作为中国人,对汉字的热爱是浸透在我们血脉中的一种文化的传承。然而作为美国人的西尔斯,对汉字也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来学习汉语,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汉字的数据库,造福于无数热爱汉字的学习者,为此他倾尽所有,被人称为热爱汉字的“穷光蛋”和“流浪汉”。
“我的生活有三个部分:一个是工作,一个是家庭,一个是爱好。物理是我的爱好,汉字也是我的爱好。因为我(患有心脏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掉,所以我不要浪费每一天。有很多人就是为了钱工作,除了工作赚钱以外,没有什么爱好。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爱好,然后要找自己的梦想。”
什么是爱好?爱好不是一时的热血沸腾,爱好是在你的生命长河中,你愿意倾注精力物力,把它当孩子一般去抚育,不计付出的去爱,这才是真爱。
理查德·西尔斯对汉字的投入花掉了他大部分的积蓄,使他生活变得拮据甚至穷困潦倒,但我想他在汉字的研究中所获得的幸福感,是再多财富也没法带给他的。
郭小平
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4年,当时在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郭小平看着艾滋病感染者一批一批死去,他们的孩子一个一个变成孤儿,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后来,在这里上学的艾滋病患儿越来越多。2006年,郭小平建立了红丝带学校,为这些失去了亲人、饱受社会歧视的无辜儿童,重新建起了一个家。在这里,这些孩子们可以安心治疗和学习。
2011年,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纳入国民教育序列,他也终于正式从“院长”变成了“校长”。“在咱们国家,不缺医院院长,也不差一个学校的校长,但是我觉得,红丝带学校这个地方,孩子们差一个我这样的校长。”十多年来他把全部的爱都放在这些一出生就遭遇不幸的孩子们身上,没陪家人过过一个春节。
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陆陆续续考大学了。面对陪伴了十几年的小鸡仔终于要出窝了,他自然十分不舍,同时也显得很满足:“我觉得这社会上好多人不差钱,可能好多人也不差权力,但是我觉得能得到我这种满足的也不多。我现在经常想一件事,鸟大了总要往出飞,但是我希望你好好地飞;如果你飞不动了,有什么问题了,或者受伤了,我还在这儿等着你。”
我希望你好好飞,如果飞不动了,我还在这儿等着你。这是一个老院长,一个老校长,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殷切期盼和最深沉的爱。
李宁
七岁开始练体操,十七岁入选国家体操队。1982年的世界杯体操赛,他一人夺得男子全部七枚金牌中的六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984年的奥运会,他独得三金两银一铜,成为该届运动会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举国仰慕。然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浑身伤病的李宁发挥失常,就此终结了辉煌的运动生涯。
这次失败不但没有让他一蹶不振,反而开启了他征战商界的另一种人生,并以自己的名字创造出如今家喻户晓的运动品牌。无论在赛场还是在商界,李宁用实力向我们证明∶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这不禁让我想起新东方的那句名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翟墨
一位向海而生的航海爱好者,“生活在天空之下、海水之上,接受阳光、狂风和海水洗礼的人。”从2007年1月到2009年8月,他用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自驾帆船环球航海一周的壮举。由此,他成为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单人环球航海是一项充满惊险、艰辛的运动,极大地挑战着人类生存能力的极限。陪伴他的,只有波澜壮阔的大海、诡谲神秘的大自然和无法言喻的孤独。他曾在印度洋中经历了五天五夜的狂风暴雨,曾连续一百二十个小时手不离舵达到虚脱的边缘,曾在航行中误闯军事禁区而被守岛的美国大兵押向小岛,还曾被海盗在海上跟踪了三四个小时……毫不夸张的说,他的航海经历听上去比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惊险,更刺激,更具挑战。但他用力量、意志和智慧与风浪搏击,战胜了死神和孤独,化解了危机。或许他不想去证明什么宏大的词汇,只是想证明一个人可以走多远。
哥伦布曾经说过∶“除非你有勇气到达那些看不到岸的地方,否则你就永远无法跨越大洋。”我们不提倡翟墨这种自杀式的冒险精神,毕竟这种程度的冒险精神不是学得会的,但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生活,面对选择,面对梦想时,能够多一点勇气,就有更多机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成为更好的自己。
叶嘉莹
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她一生命运多舛却才情纵横,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1949年丈夫被捕入狱,自己也被牵连进去,不得不携着尚未断奶的女儿一同入狱;1976年,年过半百的叶嘉莹再次遭遇人生重创,结婚不足三年的女儿与女婿发生车祸双双殒命;母亲去世时也才四十几岁……
面对人生的坎坷与亲人的生死离别,她说: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这句话不知给了多少人面对苦难的勇气。作为中华诗词的传承者,她说“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够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我也无憾了。
……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各种丰富多彩的人生形式,也从中吸收到了很多养分。不同的价值观使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活法,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因此大不相同。不管走什么样的道路,只要你坚守心中的信念,坚守自我,坚持梦想,热爱生命,拥抱生命,你都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让生命活出价值。就算你不为国家,不为人民作出什么杰出的贡献,只要你认真的生活,真诚的去爱这个世界,你的生命照样可以变得丰盈。
2018.01.12 _厦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