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内容:
厉害的写作者必须要掌握一个核心本领,这个本领叫阅读。阅读多能做什么?能让我们有无数的题材可以写,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掌握一个甚至是多个领域的深层次知识,并进行分享。能让我们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智慧。
比如这两年的代表人物:李靖(叫兽)、罗振宇
今天的打开内容就是向读者推荐一本书。
你可以写:
为什么你要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为你带来了什么改变?
你觉得大家可以从这本书中吸收到什么?
这本书里面还有哪些好概念,金句?
真诚的为大家推荐一本你认为好的书,详细说明理由。
【分享部分】
想要学会写作,阅读是我们的第一课,因为大量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增加写作的素材,没有足够的素材就无法持续的写作,无法持续的写作,就不可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影响力。
在阅读上我有这几点建议。
一:阅读和写作要紧密联系
读和写其实一直都是一体的,写作虽然需要一定的天赋,但达到更高的标准还是靠长期的刻意练习。
而在练习的过程中,阅读这个因素会大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写作水平。简单来说,你看什么样的书,对你写作的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以下部分分享了在写作上的不同阶段,需要看什么类型的书增加写作的能力。
写作初期,看什么书为好?这里我有两个建议给到你。
01:看你想要模仿人的书。
我们每个人在写作之前最好先找一个人去模仿,不是模仿行为,是模仿他的写作风格、文字技巧。
一开始写作会遇到一些写作上的障碍,这时候寻找一个自己可以模仿的写作对象其实是个很好的方式,通过长期阅读拆解他的文章,自己在写作水平上会慢慢跟这个人靠齐。
当然,如果你的文笔已经比较成熟,你的文风已经形成,你对你的文章的专业度有自信,这里不模仿也无所谓了。
2016年我正式开始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文章,一开始我不知道如何去控制我的写作方向,写作的时候也是不知所措,因为我写了太多的软文,写出来的内容比较客观,不适合发表文章。
于是做了一件事情,在很多作者的文风里面挑选出一位未来我觉得适合我写作方向的牛人开始模仿,通过阅读和筛选,我选了卢思浩的作品进行浏览、阅读、并开始进行模仿。
通过对卢思浩作品的大量阅读、刻意模仿、练习,我写出来的文字开始向他靠齐,比较走心,简单,正能量。
每个人在写作上想要做出的突破都不一样,你对谁的文字方向感兴趣,你就去模仿谁。
比如古典老师写出来的内容,就比较客观,对于事件的分析更愿意去抄底底层思维,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大量的长时间的阅读古典老师的作品。
通过长期的阅读和练习,可以让你的文字方向慢慢向你模仿的人靠齐。
如果你一开始对自己的文字未来方向不确定,寻找一个你喜欢的作者去模仿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02:读一些文笔好的作品
最开始写作的时候,文笔是必须必须要提升的技能。
这里说的文笔包括:表达流畅,句和句,词和词的衔接要到位以及精准用词用句,思维不混乱以及文字使用成熟度等等。
为什么要提文笔这个概念?是因为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区别于市场大众化的文章。你可以写的不是多么精湛,但是至少你的文章要入得了读者眼。
前两天我遇到这个情况:有一个老铁跟我聊天,让我帮他改一下文章,我拿到这个文章一看直接傻了眼:
他的文章存在很严重的口语化,文章全文的描写逻辑是:我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东西,然后我想到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趣,于是我去做了。
大家觉得这个文章会有吸引力吗?通篇的口语化和流水账。
我向这个老铁询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写?老铁说他报了一个写作大V的课程,这个大V教大家写作的时候要求大家尽可能的简单化,大众化,口语化,因为只有这样写作才能够吸引更多读者。
这个大V的课程我没有听过,所以没办法去判断对错,但是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好的文笔,往往是吸引别人的开门砖,而且简单的文字和流水账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只是一种写法上的技巧,而后者是一个作者本身最真实的水平。
两者不可同一而论。用流水账和口语化的文章是吸引粉丝,我觉得这个操作简直太难了。
举这个例子,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静下来心来看看一些对自己文笔熏陶有帮助的作品,不要还没开始起步,就开始追求一些“写作技巧”,而且这些写作技巧还有待考证。
写作前期多看看一些经典的好书,看看那些文字描写比较优美,讲究写作术法的书。
不要一上来就是直接上干货,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种类型的书。因为这类书有可能会激发你的底层思维,逻辑思维,但对于写作文笔来说,这些干货书的涉猎很难帮到你。
我宁愿你去读读优美的句子,读读鸡汤,看看历史读物,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字表现力。
除了读,还有一个方式也可以增加前期写作的功底,这个方法猫叔之前也曾经提到过。
03:读+抄
抄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我最近在抄《扬州往事》作者陈金龙。
这本书的介绍就很有意思,它是这么写的:
全书14万余字,宛若一册近代扬州的名俗“画舫录”,一部近代扬州的民风“小百科”。
作者在勾勒这幅全景式的老扬州风俗工笔长卷时,从非官方、非文人的平民视角出发,只作忠实记录和口语白描,没有陷入繁琐考据和主观评议,其性温亦不受主流价值观影响。
当时选择抄这本书是因为:
一:想要更好的了解扬州的历史
二:边抄边读边感受
三:学习文字的使用,找到文字中碧波荡漾的美感。
在前期抄书对写作而言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抄书的时候要大声做朗读,一边手打字,一边读,这样就可以通过二次记忆,对书本的内容有详细的了解。
这一招,从现在开始就可以用起来。
打卡内容: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刘同的书《我在未来等你》,这本书的性质和刘同的其他的几本书的性质不一样,可以说是一部小说,也可以说是刘同35岁回顾十几岁以前的自己真实的写照。
如果你现在25岁,面对十年前的自己,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曾经的我们可能做过很多错事,错过很多东西,如果,有一个时光机,让我们回到从前,遇见15岁的自己,你能改变他的人生吗?
事实是不能的,文章里面的刘大志30多岁,遇到年轻的自己,他本想着可以改变十几岁的自己,这样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就可以不用发生,然后,他发现很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要改变就能改变的,青春的自己,努力过,奋斗过,甚至拼搏过,但也失去了很多东西。
到最后回过头来,他才发现,原来不是年轻的自己不够好,而是现在的自己对生活麻木了,甚至失去自我。
看完这本书就会有很大的反思。我们与其怀念过去拼搏的自己,不如好好奋斗,努力珍惜现在,不要让自己麻木,失去本心,失去自我。
刘同的这本《我在未来等你》,即将拍成电视剧。书里面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非常值得每个年轻人去看,我更加期待这部电视剧的上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