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作者: 浪逸轩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14:08 被阅读0次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沈从文的少年故事

     

    沈从文作为京派作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少年时便显现出了独特的创作才气。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凤凰县城被新西兰诗人路•艾黎誉为“中国两座最美丽小城之一”,翠峰如簇,一水绕城,既有众多的古迹名胜,又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因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去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这时他急了,但转念一想:书包不见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去上学,没想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级任老师毛先生。毛老师面带怒色,严肃地叫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责问沈从文昨天到哪里去了。沈从文知道隐瞒不住,干脆回答:“看戏去了。”毛老师见沈从文贪玩逃学还如此理直气壮,便狠狠地批评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大约跪了半个小时,毛老师才叫他起来。这时,毛老师用温和的口吻,问沈从文恨不恨老师罚他跪在树下。沈从文毫不掩饰地说:“当然恨,恨你不应该在同学们面前罚跪侮辱我。”后来,毛老师把沈从文带进办公室慢慢开导说:“树木是往上长的,你却要往下跪。人必须要求进取,不能自轻自贱而要自尊自贵。”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尽管后来沈从文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大学者,但他对少儿时期被老师罚跪在楠木树下的情景总是记忆犹新,终身难以忘怀。

    少儿时的沈从文好事喜玩,终日和街坊邻里顽童打闹逃学,上山捉鸟,入水摸鱼,只觉得天下再没有比这种生活方式更有意思,几乎凡是顽童行为无不有份,哪怕是平时上课也并不安心,必想出种种办法胡闹,这样才觉得有快意。但对他的国文老师田名瑜(字个石,湖南凤凰人)先生有一种敬畏之情,因为这位田老师学识渊博又非常严厉,他早有所闻。他开始有些害怕,有些好奇,到后来又觉得这位田老师为人和蔼可亲,别具一种吸引力,因此印象极深,只要是田老师上课,便格外专心听讲,从不捣乱。在田先生的悉心教诲下,他专心学习,所学古文、诗赋都能流利背诵,作文、书法进步相当快。田先生称赞他:“才峻而气清,怀虚而志亢”。可见在他人生征途的起点上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与田先生分不开。  1917年后,田名瑜步入政界,开始他蹒跚徘徊的仕途生涯。1920年,田名瑜任乾凤麻屯防军指挥部秘书时,因事去贵州,途经芷江,当时沈从文已在芷江从事税收工作,田名瑜特意挤出时间与沈从文会面。见到沈从文做事认真,为人踏实,又肯学习,田名瑜非常高兴。沈从文后来回忆这位老师时一往情深地说:“田先生是旧南社诗人,书学黑女志,诗学唐宋,均能去华存实,特别可敬爱处还是他的为人,素朴质实,敦厚有容,接近时使人充满泥土亲切感。”两人保持了70年的师生情谊。可见沈从文与田名瑜两人的师生友情何等之深!

    沈从文与张兆和:忘了去懂你

    当年年近三十的沈从文遇见了最美的张兆和,他年轻的心怦然心动。那时的张兆和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也较为精湛,还有一口流利的英文。她身边的追求者不计其数,每天的情书高达十几封。当时的沈从文,少言寡语、木讷阴郁,甚至他还出身贫寒,来自湘西古城凤凰,文化程度也不高,他唯一有的是笔下瑰丽和唯美的文字。

    1928年,沈从文来到中国公学任教,年仅26的岁。一见钟情爱上了学生张兆和。这一年,张兆和18岁,是中国公学校花级的人物。有一天,张兆和忽然接到一封薄薄的信,拆开来看,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师沈从文写来的,信中只写了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你?”张兆和没有回信,接着是第二封、第三封,信就写得很长了,要是从邮局寄信,都得超重一倍。这是沈从文第一次给张兆和写信,自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称颂。

    沈从文的祖母是苗族人,母亲是土家族,在男女之情上,这位刚出道的小说家有一种湘西人的执着和坦率。信写得太多、太长、太大胆,张兆和终于受不了。她到了校长胡适家,告诉校长,沈老师这样给学生写信可不好。没想到胡适笑笑回答:“有什么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谈谈你们的事。”张兆和急红了脸:“不要讲。”校长很郑重地对这位女学生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张兆和脱口而出:“我顽固地不爱他!”1930年,沈从文也离开中国公学,到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张兆和继续留在中国公学念书,完成了大学学业。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园结婚。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婚后,每当两人处于分离状态,沈从文总是能写出动人的书信。例如“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类似这样的句子,已经成为经典情话。对沈从文来说,也许分离是爱情的最佳状态,那种独白可以抵达自己内心的最深处。婚后不久,沈从文就写出了他最伟大的小说《边城》。

    沈从文与《边城》

    《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1933年至1934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沈从文所言:“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的故事发生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了事,码头的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船总顺顺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后来船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边城》作为京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人性之美,诗意之美。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这是抒情诗,也是风俗画。作品没有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但风格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如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沈从文不仅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学者。不仅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从词句温暖的作者,到考据严谨的学者,沈从文完成了从作家到服饰史专家的转换,更是我国服饰史学科的奠基人。

    1988年5月10日下午,沈从文会见黄庐隐女儿时心脏病发作,事先没有征兆。5点多钟,他感到气闷和心绞痛,张兆和扶着他躺下,他脸色发白,不让老伴走开。在神智模糊之前,沈从文握着张兆和的手,说:“三姐,我对不起你。”这是他最后的话。

      定居美国的张家四小姐张充和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说沈先生去了,请写一副挽联,第二天追悼会要用。那天晚上,张充和怎么都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跟沈先生有关的事情。睡到半夜,干脆爬起来,研墨,写下四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北京的亲人们说,这挽联写得很好,因为沈先生的名字也嵌在里面了。四句话的尾缀,正好可以连成“从文让人”,这不是沈从文一生的写照吗?晚年,张充和在美国对作家苏炜讲起写挽联的事,连说:“在写字的时候,我都没想过这些,更没想过要藏他的名字在里面,哎哟,真的是有鬼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xl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