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心说
一早起来,朋友圈站好队形,全部转发着同一篇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连配的文字都是一样的。
我看到之后便点开阅读,感动是感动,只是感动之余心存疑惑,于是上微博、贴吧、天涯探求真相。果然,关于营销号的爆料不断弹出,此刻的我心情却异常平静,仿佛是习惯了感动之后的惊天爆料,好像一直都预感着事情背后的真相。
朋友圈成为最低成本的信息传播的媒介,渐渐从日常生活的分享中衍生出代购、转发点赞为某商家打广告的业余功能。不少忙人甚至有工作号和生活号,两种生活把朋友圈运用得如鱼得水。
这一次,我又一次看到微信营销的力量,清一色的转发让这个小铜人公司获利匪浅吧,利用人们仅存的善良和信任谋利,在科技手段上算得上是高端了,在思想境界上堪称最卑劣。
营销让人深恶痛绝,是非黑白瞬间反转并笼络人心。越来越多标题党和断章取义者通过混淆真相赢得关注和财富,消费着普罗大众的耐心和善良。
这种营销在娱乐圈遍地开花,有些是媒体发起的,有些可能是娱乐人士主动提供信息。真相跌宕起伏,反而让一票吃瓜群众翘首以盼,总之达到宣传的作用。无论吃瓜群众对焦点人物的热度持续多久,都不过是娱乐圈里的是非,负面作用最多是另一个公众人物因为透支信任或好感而淡出视线。
最卑劣的营销便是拿生命博同情的低端营销。虽然现在有一些公开可信的众筹平台可以供有需要的人去进行筹款,但凭空捏造的各类求助信息还是从未断绝。大众一次又一次选择相信,接着一次又一次被爆出的丑恶真相打醒。之前微博是虚假营销的重灾区,某热点明星的微博下面总会有内容类似的求助评论。一个家里一团糟的人会守在明星微博下面一条一条发消息,等着有缘的好心人捐款,真的会有人使用这种获取帮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途径吗?我心里的问号越来越大。
于是在这类虚假营销的势头下,不少明星因为善良或者希望表示善良而帮助了几个粉丝,结果惹了一身麻烦,最终并没有实现什么积极效果。
莫说公众人物,就谈普通大众都会被虚假消息中的道德准则绑架,可是我们传播了虚假消息不就成为间接的同犯吗?可是善良的人们总期盼着那万分之一的真相,抵上自己的善良也希望这一次的求助信息是真的。
善良额度就这么不断被透支,更严重的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个额度是多少,可能永远都透支不完,也可能明天就透支殆尽。人心不可直视,失望随时会攻陷真心。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看到可怜的孩子会心生犹豫,看到摔倒的老人心生恐惧,看到陷入困境的陌生人缩回双手。
大概是从那时开始的吧,那时的我们怀着满怀的善良帮助了一个乞讨的残疾孩子,却看到孩子转身完好无损的走向别处;我们帮助了一个摔倒的老人,结果被毫无缘由地讹诈还摊上了一场官司;我们帮助了一个陌生人,结果反被其害。
自此犹豫和猜疑在心中发芽,随之而来的虚假消息浇灌着这颗小苗,终将长成摘除不掉的植被,蒙蔽原本红通通发热的真心。
虚假营销可恶至极,但一时也无法根除。我们只能无奈地承受帮助再辟谣的失望。这一切事在人为,还是有点救的。朋友圈已经开始远离一些劣质的转发消息,那些“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消息很少出现了,这就是进步。
并且今天早上的一场闹剧过后,我发现朋友圈里的大家虽然信错了人,但都是好心人。今天这篇文的转发量不仅让无良的营销号得到了不义之财,也统计了今时今日仍然会有善良和助人之心的大众。
我们不能决定何时才能根除虚假消息,但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善良之心,努力增加善良额度,在承受失望对同时做一个监督者。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放心地去帮助身边的人,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注: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感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