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陈念,但不是每个陈念旁边都有一个刘北山
没校园暴力其实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校园暴力事件变少了吗?没有,反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校园暴力加剧了,有了手机,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了。电影里有着这样一幕:陈念的同学把向陈念妈妈讨债的黑字报的图片传到了班群里,便有同学开始耻笑陈念,隔壁班的同学也来看陈念热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校园暴力呢?
拳头打出来痛的是皮肉,言语的利刃刺穿的是心脏。
《少年的你》讲的可不是青春爱情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电影里遭受校园暴力的女孩不止陈念一个,开头的胡小蝶便是第一个受害者,胡小蝶在遭受长期的校园暴力无法忍受后选择了离开人世间。
直到她死,她也没有向老师或是警察寻求帮助。陈念在之后被魏莱一群人拍裸照后也没有选择向老师或警察求助。原因真的是像女警察说的那样,她只相信自己,而不信任警察吗?
《少年的你》讲的可不是青春爱情是的,她确实不再信任警察,但这只是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她不敢。
因为反应了一次就会遭到一次报复,欺凌者受到来自老师和警察的教训越狠,受欺凌者遭到的报复也就越狠。
在遭到更惨的报复后陈念哪里还敢向老师或警察求救,因为她这时候心里就已经明白,只要魏莱她们还活着,她就会不断遭受报复。而老师和警察根本不可能永远在她身旁护着她。
《少年的你》讲的可不是青春爱情有些受欺凌者希望欺凌者永远记得他们的恶性并一生都活在自己的愧疚中。
然而事实上他们会感到愧疚吗?不会,对于电影中的欺凌者魏莱来说,她根本没有在欺凌陈念,就像她受警察询问时说的:
我们和陈念关系很好呀,我们只是偶尔开开玩笑而已。
《少年的你》讲的可不是青春爱情是呀,对于她来说,她对陈念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玩笑罢了。魏莱从头到尾就没有察觉自己做的不对,从开始对陈念的玩笑,和后来找陈念私了时装可怜说自己意识到错误,随后便在陈念转身走后马上就擦掉了眼泪,迅速恢复神情追上了陈念。
捅刀子的人,怎么可能感受到肌肤被划开的苦痛?
《少年的你》讲的可不是青春爱情而对于被欺凌者而言,被欺凌还不够,家人朋友无意识的伤害往往还要在他们身上在撒一把盐巴。最常见的莫过于:
为什么被欺凌的是你而不是别人?
受害者有罪论真的是搞笑至极。对于欺凌者而言,受欺凌的是谁并不重要。谁都可以是那个受欺凌者:胡小蝶可以,陈念可以,小渺也可以。对魏莱而言,在谁身上取乐对她而言没有区别。
《少年的你》讲的可不是青春爱情在电影进行到魏莱一行人最后一次欺凌陈念的时候,我身旁看电影的一位女士忍不住破口大骂:这女孩真xx的过分,别人陈念之前陪她回家,她居然在这时候还听魏莱的话欺凌陈念。对于这位女士的所言我不做评价,不过她倒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可这真的全怪小渺吗?并不是,
有时候为了不被欺凌,只能听欺凌者的话欺凌别人。
小渺也只是个可怜的普通人,也许不够勇敢,但她本性还算善良。如果你仔细看了电影你能发现陈念在逃进垃圾桶的时候其实手机突然响起了铃声,在垃圾桶外的小渺意识到了陈念躲在垃圾桶里,但她选择了听而不闻。
因为对于她而言,对魏莱言听计从,包括跟着欺凌魏莱,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小渺也只是校园暴力下的另一个可怜人罢了
《少年的你》讲的可不是青春爱情每个受欺凌者对于校园暴力都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就像陈念被魏莱一群人欺负后不让刘北山去找魏莱一群人复仇,因为她早已明白魏莱一群人只要还活着她的痛苦就不可能结束,所以才喊出了那句
“那你把她们都给我杀了”。
校园暴力,如果不从源头解决问题,那带来的只能是受害者更多的伤害和更多的悲剧,校园暴力一直不是少数情况,它就在我们身边,全球每年都有2.4亿学生遭受校园暴力,占总学生数的三分之一,而其中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从中走出来。
别再保持沉默,不要让逃避成为受欺凌者的最终选择。
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羊驼大叔的小小酒馆”请你喝酒哟~
《少年的你》讲的可不是青春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