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戚夫人也是一个有,名气的人物,但是不同于别的那些因为才华或者贡献而影响历史的人,她是因为自己被做成人彘惨死而被众人周知,这也是吕雉一生最大的污点。
但是这件事深究起来不能只怪吕雉一人。
戚夫人在吕雉在项羽那里当人质时得到刘邦宠爱,等到吕雉受尽折磨回来成为皇后的时候,却发现刘邦身边多了一个年轻貌美而且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心里自然非常不悦。但此时的不悦也不至于对戚夫人下狠手虐杀。

等到戚夫人生了孩子,天长日久,戚夫人就萌发出让刘邦改立自己的孩子当太子,废掉吕雉的孩子刘盈的想法,刘邦也同意了,但是改立太子是一件大事,满朝文武纷纷反对,刘邦就左右为难举棋不定,这整个事件最终导致戚夫人惨死。
后来吕雉逼张良出谋请出四位刘邦也没能请出山的四位高人追随刘盈,刘邦以为天下人心向刘盈,放弃改立太子。

戚夫人落败可以说有好多原因,首先而在整个斗争过程中吕后已经有了自己的政治集团,戚夫人可以说只有刘邦,也没有吕后的政治头脑,只会和刘邦撒娇哭闹,弹琴跳舞。
但是戚夫人却押错了人,刘邦本是一个市井混混,当了皇帝之后在这种事情还是缺乏果断,举棋不定,最终放弃。
在整个事件中刘邦是一个关键人物,夹杂两个女人之间,夹在文武百官和戚夫人之间。

可是戚夫人当时只有二十几岁,可以说是无知少女,而她所有的依靠刘邦已经五六十岁,久经沙场,这件事的利害关系他可以说非常清楚,他却没有一直支持戚夫人,也没有像汉武帝废太子那样果断。
种种原因,最后导致了吕雉对戚夫人的深深痛恶,加上她本身缺乏人性,最终在刘盈刚刚登基就对戚夫人百般欺凌,最终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也害死了戚夫人的孩子刘如意。
作者认为:戚夫人的死可以说刘邦是不可推卸责任的,也是她本身能力不够,青春年少,加上吕雉心狠手辣,
历史事件错综复杂,不知道这边文章读者作何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