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最好吃的食物之一。总说粽子和屈大夫有关,若屈大夫这千古一跃真的成就了这桩箬叶与糯米的姻缘,也真的不屈了。
我而今杆子一样的身材,据妈妈说也和粽子脱不了干系。我在长牙的年纪就知道软糯食物的好处,奶奶包了粽子去我家,连吃几口就给噎住了,据说从此肠胃一蹶不振,拉稀成了家常便饭,营养全叫粽子吸走了,只剩伶仃的骨头和些许皮肉风雨飘摇。
每每说到这里,妈妈的语气总开始变得有些不忿,有些怨怼地说,你奶奶呀,以前从来不知道煮粽子的时候焖一晚上,扎着棕绳的地方米还是堪堪煮熟,偏你这毛头又爱吃!这样怨怼的话当面背后说得多了,奶奶也开始寻思,自己的粽子是不是真的煮得太硬,真开始改良工艺——煮粽子开始晓得要焖一晚上了。每每焖煮了一晚上再拿出来,总要献宝似的拿到我跟前叫我尝一口,得一句煮得好烂的称赞才罢休,也终于成功地堵住了她媳妇儿的嘴。
然而,这还只是粽子改良工艺的开端。
这恐怕都得归功于她媳妇儿孜孜不倦的耿直的嘴:“现在粽子是煮烂了,但你奶奶那个粽子啊,总是一种馅儿,就一颗蜜枣,从来没有多余的!想我们小时候,你外婆那都是包的豆腐,真的好吃嘞。”
奶奶又不服气了,发挥了豆腐嫚嫚的优势,上手就是两大碗豆腐,一大勺一大勺不心疼地往箬叶尖尖里舀。下了锅一煮,所有颗粒状的豆腐都融在了软糯的糯米间,不说,再也难以想象这是加了豆腐的,但,别说,在我们这个连包饺子都一定要加豆腐的地方,加了豆腐的粽子真的是别有风味。咬一口下去,只要触到了馅儿,就能将糯米的软糯和豆腐煮后的韧劲化作一口,豆腐的咸香解了糯米和肥肉的腻,唇齿留香。
菜和米都对了,总觉还差口气,不够香。
我吃了几年,在对比了若干粽子后得出一点心得,是肉不对!奶奶每每包粽子总相信贵的就是好的,火腿香,而且价高,那必定是好的,于是认准了火腿往里加。直至我吃到街边卖的粽子里那一口油汪汪的大肉,才知道,火腿终究比不过鲜肉的新鲜!于是奶奶又开工了,这次放了对照组,煮出来,反正我爱吃鲜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