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八八爱他如他所是
还有半个多月儿子就要考试了,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莫名的煎熬。与其说是他在考试,不如说是我也在考试。
前一段日子跟我一个初中同学,打电话,她非常认同我的想法;那个时候,她是我们初中同学中比较有个性的一个女孩子。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是一所小学的副校长。
她说如果说你这个时候能睡得着觉,那就是不正常的;意思是自个家的孩子,各自的父母都会心疼;中考又关乎很多个家庭的切身利益;
如果说,你这个时候睡不着觉,那就是正常的!
这校长就是有水平,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像绕口令一样,内容深刻得很。
我特么反应了半天,才觉得这句话太接地气了。她说当年她孩子中考的时候,夫妻俩半夜都睡不着,经常是你说过来,我说过去地讨论。好不容易等孩子上了高中,高三时面临着走出国还是走国内高考路线的时候,孩子坚决地要出去,没办法夫妻俩又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到了澳大利亚。
她说,他们夫妻俩这辈子对得起孩子了。我听了,沉默了好久,真的是匪夷所思,不知道这以后是不是我的路。
看来不是我一个家长焦虑,几乎所有武汉市的家长都是这样的。
47%的淘汰率,意味着所有的孩子中,只有一半的孩子能够上普高。能够上九大名高的孩子只有7%左右。这年头除了拼娃,这就是拼爹拼妈拼钱拼精力拼耐心了。
我是一个上进心非常强的母亲,有时候跟孩子说话,孩子都会感觉到有压力。也许我当时并不觉得。经过这段时间的反省,我仔细地想了一下,确实自己性格中有这样的部分。
也许在工作上我是一个雷厉风行,事业心强,进取上进的妈妈,可是在家里,我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就不是那么温柔了。对孩子,我始终都是有要求的。
下午实在是觉得心烦意乱,去找了依依妈妈谈心,我们两个在雨后的屋檐下聊了好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中国教育应试的大环境和现状来说,孩子能够坚持着走完十二年的应试教育已经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太多了,而岗位又是那么的有限,教育资源是那么的匮乏和集中;只有靠考试才能够把人分出三六九等来。
也许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确实很高,当孩子做不到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彼此都不爽的地方。
唉~当妈怎么就这么难呢?
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百思不得其解,委屈得流下眼泪来。也许孩子真的大了,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对待事情,有他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做父母的,真的要放手了吗?
也许我要试着接受孩子就是一个普通人吧?我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即使是北大清华毕业生又如何呢?还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想想我自己也是这样,中专毕业,然后读了大专,读了本科。一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在金融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走到今天,都不知道是怎么活过来的…在这里省去心酸1万字…
别人只看到我们工作的地方是高楼大厦写字楼,不知道,我们工作起来没日没夜,劳动强度大的吓人,有时候还要频繁的出差,跟客户联系时间,反复沟通,费尽心机地组织每一场活动。每天在地铁上看书,读书,背书,完成考试。
有时候,主管会为我的一个客户的问题,反反复复地打电话沟通,就像一个啰嗦婆;手机除了我睡觉的时候是休息的以外,基本上是全天候工作,基本上就没有消停过。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估计就是这个意思。可明明我心心念念的,就是我这一生中最爱的儿子。
好在爸爸今天从老家带了很多东西过来,七七八八的一大堆。有蜂蜜,豆干,猪肉,腊肠,鸡,核桃,棉絮,猪油,还有为儿子买的新运动鞋,实在太丰盛了。
爱他如我所是,还是爱他如他所示呢?依妈说,当然是后者了。
人生就像一场浩劫。我顿时感到佛法里所说的慈悲,那是我无论如何,都要度过的劫。连神仙也要历劫,更何况我们凡人呢?
连我们最爱的孩子,我们都不能做到慈悲,我又有何颜面成为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