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东华与《发现母亲》

王东华与《发现母亲》

作者: 杨林柯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20:34 被阅读0次

    1986年,23岁的青年学子王东华在上海交大准备毕业论文,当时正处于80年代中期,校园里异常活跃,有文学热,也有哲学热。

    当时,“尼采热”刚刚在大学校园里兴起,王东华不久也成了“超人哲学”的发烧友之一。

    想到八十年代以来一直热议的人性话题,他的毕业论文决定写一篇《人性的批判》。

    在王东华看来,超人意志最集中地体现在“天才”身上,他认为,天才是人性与个性发展中最为完善的一部分人,他们的缺点正是某些大众的痼疾,具有人性的某些共同特质,以至于连这些高度自觉的天才也无法摆脱,因此研究天才不仅具有更大的启发性,同时也具有更大的指导性。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王东华开始了对天才的研究。

    要研究,就得准备资料。于是,他开始捕捉一切关于天才和超人的信息。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了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编写的《早期教育与天才》。这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经典教育著作,也是日本最早、最完全、最详尽的早期教育理论的集大成之书,曾在日本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早教风暴,成为家庭教育的“圣经”。这本书不像我们普通的教育著作那么呆板,而是通过一个个天才诞生的生动案例,澄清了一些教育误区,阐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不同寻常的综合素质,观点精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王东华的心慢慢被这本书抓住了,随着阅读的深入,书中的思想观点甚至绑架了他,让他在阅读的时候屏声静气,几乎呼吸不出来,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共鸣与狂喜难以言表,一种从未有过的巨大兴奋海啸一般从心头涌来,把他时而推上浪尖,时而又抛入谷底。他的原生家庭给他带来的生命体验和思想冲击,借着这一本书被全部激活。他感觉这一本书就是为他写的,他几乎被这一本书吞没。

    他评价这一本书时说:“它为我的灵魂开光了,它让我的灵魂受洗了!”这本书如火把,彻底点燃了他的生命;如宗教,让他虔诚皈依。他生命的躯壳从此被打开。从此,他理解了灵魂的不灭,理解了死亡的超度……他的生命因为这一本书而得到了重建,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同时也属于这个世界的精神自我。

    王东华生于一九六三年,出生后半年,母亲因为患病需要到外地住院治疗。无奈中,他被送往外祖父家,而且一去就是10年。

    10年后,当他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时,父亲已经作为走资派被打倒,家中的气氛比全国的气氛还沉闷。父亲的工资还是同10年前一样低,而他家里又添了两个弟弟。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三个男孩子,家里经济拮据,生活水平一降再降。

    而他这个大男孩的生活习惯已经无法融入这个家庭,更糟糕的是他在外公外婆的呵护甚至溺爱下,养成了和今天的独生子女一样的那种自我中心的毛病,不仅不能看护弟弟,而且常常与弟弟发生争斗,即使是面对父母也改不了过去那种任性的坏习惯。

    他清楚地记得被父亲打服的那一次。父亲一边打他,他一边申辩,结果是被认为冒犯了大人的尊严,接着是更加残酷的殴打;殴打的结果是更加大声的申辩。回到原生家庭之后的童年生活,给他留下的是痛苦的记忆。他几乎成了父母的出气筒,打骂几乎就是家常便饭。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敌意也在不断增强。王东华在心灵深处恨透了父母,他要努力逃出这个地狱一般让人恐惧的家庭。上大学后,他一直在寻找发泄的途径。木村久一的书恰好疏通了他被仇恨意识灌注的心灵,让他找到了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也让他从内心深处理解了父母,也理解了那个匮乏的时代,他与自己童年的不幸命运握手言和。

    他被救赎了,也不再恨自己的父母。可是,看到由家庭教育不当引发的人间悲剧还在不断重演,他的内心就不能平静,于是,他决定拼死也要写出一本书,救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母亲,也救赎这个苦难的社会。

    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准备和艰苦耕耘,1999年,在王东华36岁的时候,80万字的经典著作《发现母亲》出版,这本经典著作已经推出,很快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行字: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东华与《发现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et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