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爱玲《小团圆》的经典开头和结尾,发人深省

张爱玲《小团圆》的经典开头和结尾,发人深省

作者: 娃娃哈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15:09 被阅读0次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这是《小团圆》的开头和结尾的名句。

01 港大停学

我最开始看到这个开头时,很疑惑聪颖如张爱玲,为什么会这么害怕考试。

仔细看过全文后,才发现张爱玲的大学生活因为起点太高,拿到了学校最高等的奖学金。

大一大二学年,她学习努力、勤奋,而且善于揣测老师的心思,答卷时务必写出最符合老师心意的答案,让老师不给最高分都感觉过意不去。

就这样,她门门成绩优异,接连拿到两个最高等的奖学金,而且学校还许诺如果一直保持这个成绩,大学毕业后学校保荐她去牛津留学。

可是到了大三阶段,张爱玲感到自己拿不到以前的成绩了。

因为科目中有一门现代史,书上的内容她不太信,而且觉得另有隐情。就这样,内容她记不住,甚至理解不了。

这马上期末考试了,她心里特别慌。

之前历史老师安竹斯曾私人给过她一个800块的奖学金。她也很欣赏这个老师,很担心老师会以为她考不好是经不起惯。

于是她在心里祈祷,上帝啊,请停止考试吧。……

结果一声炮响,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也陷入战争,学校停课,学生果真不需要考试了。

张爱玲不由心中狂喜,又竭力掩饰着内心的真实想法。

后来当她得知安竹斯老师被自己人打死后,她心中充满了负罪感。

她再一次偷偷向上帝祈祷:主啊,你待我太好了,其实只要停止考试就行了,不用杀死老师……

这个开头说出了张爱玲对考试的惧怕的心理。

想想,这还真是张爱玲的机遇。如果不是由于战争,张爱玲的人生会是怎么样?我们还真是不能想象。

张爱玲人生中最重要的年华都是处于二战时期。她的大学和作家时代都是在战争期间。

17岁张爱玲投考伦敦大学,经过艰苦的努力,她被伦敦大学录取,结果欧战爆发,不能去了,于是改入了香港大学。

后来在港大上到大三,又逢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港大停学。

很快英军不敌,香港落入日本之手,停战。

02 上海卖文

张爱玲学业中断,1942年寻找机会返回上海,开始卖文为生。

上海早已是日本沦陷区,被称作“孤岛”。

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办的《紫罗兰》创刊号发表《沉香屑》的两炉香,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

1944年8月出版小说集《传奇》;12月,出版散文集《流言》,一举成为40年代上海沦陷区最走红的女作家。

文学史上这么说: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战争成全了作为一个作家的张爱玲。

《小团圆》中这么写道:她整个的成年生活都在二次大战中,大战像是个固定的东西,顽山恶水,也仍旧构成了她的地平线。

可是这些是不由她个人决定的。当年报考伦敦大学,她多么希望战争不要打起来,可是,还不是打起来了。在历史的大势面前,个人的力量多么微弱。

在九莉和邵之雍恋爱之后,有一次,两人之间有这样一次对话:

二次大战要完了。他(邵之雍)抬起头来安静地说。

嗳喲,她笑着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么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他面色才缓和下来。

每每看到这个对话。我都替张爱玲有一种明珠错投之感。

大作家为了一己爱情罔顾时事,没节操的汉奸在这大讲人道主义和生命可贵……

这个错位有多么可笑。

张爱玲和胡兰成恋爱之时,她就想好了,不管胡兰成来来去去,她都将不为所动。

她并不想结婚。她说,过几年我会去找你。

等到战争结束后,他流亡到边远的小城的时候,她会千山万水的找了去,在昏黄的油灯影里重逢。

可能张爱玲的潜台词就是:两人永远在一起。

胡兰成也说,他需要4年时间隐姓埋名,让张爱玲等他。

因此生活中全是等待。

03 写在最后

事实是,1945年日本投降,胡兰成开始逃亡。

胡兰成流亡到温州的时候,张爱玲千里迢迢去看他。

此时的胡兰成已经和范秀美同居了。

胡兰成对外说张爱玲是他妹妹,安排她住旅馆。

次日,胡兰成带了本《左传》跟张一起看,笑道:齐桓公做公子的时候,出了点事逃走,叫他的未婚妻等他25年。她说:等你25年,我也老了,不如就说永远等你吧。

张爱玲听了这话,自然明白胡兰成的意思,让她等他。

这已经是1947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一半,由于胡兰成一路留情,拈花惹草,两人的未来反而渺茫起来了。

胡兰成这种滥情泛爱的德性,等不等真不在于张爱玲。

于是张爱玲转身离去。

她终于明白:洗尽铅华,青春已去,留不住不爱你的人,过往已成云烟。

我们也是一样,爱过之后,痛苦之后,要有剔骨疗伤的决心,让过去真正过去,让他随往事与烟云飘散,等到受过的伤痊愈了,也就做到了无憾于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 张爱玲《小团圆》的经典开头和结尾,发人深省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

  • 两位大才女,两般小团圆

    萧红和张爱玲都曾有过“小团圆”的故事。萧红的“小团圆”是其代表作《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张爱玲的“小团圆”则是...

  • 张爱玲和《小团圆》

    最近“读”了张爱玲的小团圆,我自己在喜马里播的有声书。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张爱玲是一位极其有才华的民国作家,著了许多...

  • 小团圆:张爱玲的幻灭之旅

    《小团圆》:张爱玲的幻灭之旅 看完张爱玲的《小团圆》,就不得不看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张在自序里说:《小团圆》是...

  • 读张爱玲的《小团圆》有感

    读张爱玲《小团圆》 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 有人称“这是张爱玲最为深知的人生素材,是其浓缩毕生心血的巅峰杰作”...

  • 《小团圆》——张爱玲

    心得: 世间只道是旷世情缘,不羁之恋。你却坦然讲述,红尘俗世,平凡男女,亦只不过是相知,终不能团圆,就算是我...

  • 《小团圆》张爱玲

    名人解读 1、《小团圆》和《红楼梦》有着跨越时空的对接。肯定《红楼梦》的人,就不会否定张爱玲。——陈子善 2、《小...

  • 小团圆-张爱玲

    张爱玲的书看的不多,《半生缘》,《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内容记得不清楚了,但是看这些书的感觉有些类似,上海...

  • 张爱玲《小团圆》

    这本书一出版就买了,读了几年才读完,断断续续,可能因为年代的关系,读起来并不太容易懂。 这本书多年前已写好,其间不...

  • 张爱玲《小团圆》

    “还有钱剩下的话,我想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请高手译。没出版的出版,如关于林彪的一篇英文的,虽然早已明日黄花。(《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爱玲《小团圆》的经典开头和结尾,发人深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kg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