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谁在我家-海灵格家排》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治疗师:我们曾听说一些邪恶的东西,比如虐待孩子,你却似乎没有一点谴责的意思。
海灵格:大多数甚至全部情况下发生邪恶并不是因为个人邪恶,而是在更大的范围里,他们被卷进了某些事情,邪恶的东西往往是系统牵连的作用,而非个人问题。比如他进入某个团体,干不干,不由分说。(譬如:纳粹集中营或 某些异教等)
看着挺不可思议,却不无道理。
海灵格认为,在系统心理治疗中,要始终保持人性本善。
人们当受到牵连时才会做坏事,治疗师要避免笼统的道德判断。
当然,所有的行为造成了一定后果和伤害,必然要对后果负责,要背负罪责。
书中呈现了工作坊的真实案例, 不再赘述;我倒是因此而想起了古装戏/宫廷剧中的家国情仇,皇权暗斗、株连九族、遗孤复仇、生不由己。
好像,离我们的生活有点儿远,咱说点近的。
海灵格从关系系统的角度看待每一个恶性事件,治疗师们好奇的是他如何做到差异的尊重?
他说:更关键的是他总是考虑什么才是有益的解决办法。
这像极了带来各种挑战行为的孩子,亦或是身边的成年人。
当我们用道德高度来判断他们行为的是与非,好与坏时,忽略了系统对于他的影响。
我们并不知道,一个搞破坏的孩子,他经历了什么;
一个“愤世嫉俗”的成年人,他有着怎样的过去和现在。
唯有从帮助Ta摆脱的角度出发,才能看到Ta“错误行为”背后的信念;
唯有解决了Ta在系统的归属感问题,才能彻底让“错误行为”消失。
这也许就是海灵格所说的“超越善恶”吧。
放下评价、放下判断,去感受和看见,世界会因此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