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子,都困在自己的心牢里。精神很崩溃,以至于夜不能寐。回想上学期热衷于跑步、化妆的自己,晚上洗澡后爬上床便能迅速进入梦乡。早晨在闹铃中醒来,心灵收获到的是满满的幸福。现在的自己,变得愈加不认识自己了。我大脑里的理性因子在不停地跳动,它们很不满意整日没有方向的自己,这让我大部分时间陷于焦虑、抑郁的苦海中。灵与肉似乎在走向分离,整日行走在校园里的也只是一个空洞的躯体。
我一直在寻找治愈自己这种心病的良方。对,我给自己诊断,当下的自己确实需要得到治疗。药方或许很难找到,但我不会停下脚步。
我,在努力地寻找“我”。二十岁的年纪,真正要做的就是寻找让心灵得以平静的力量。而不是随着大流漂浮,做一块没有思想、没有力量的浮木。
大三,我应该独立做些什么事,才能让自己的能力慢慢得以提升呢?开学之初,我便在考虑。回想自己的大一、大二,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虽然要考的证都考了,但是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实效的提高。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我在回想自己的语文学习生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我的心灵得到温暖力量的语文老师只有一个。她是我初三阶段的语文老师。似乎只有她,为即将要分别的我们作诗。也只有她,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她很爱读书,也很爱作文。其他的语文老师呢?我的脑子里只有无数的解题模板和说不完的主旨感情。我完完全全感受不到语文的乐趣。
答案便迎刃而解了。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除去对学生的爱和班级管理的艺术不谈,最基础的还是自己对于文学真诚的爱吧。有了爱,才会有阅读的欲望,会有写作的诉求,会用文字记录生活、留下自己的心迹。这样的老师,虽然无奈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但是他们会用充满生命力的表达来唤醒孩子们沉睡的灵魂。他们,永远也不会是大多数为环境所俘虏的傀儡——没有爱,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傀儡,只为了用机械化的工作,来换取让自身得以生存的钱财。
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并非看不起那些整日在烈日下搬砖头的工人们或是大清早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我同样敬重这些做着体力活的人们。这世间,每一份职业都值得敬重,和人一样,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我只是觉得,重复着日复一日没有思考、没有创造力的作品的生活,会让我很难受。
就像微博上曾经有人说:“如果当你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刷着微博,坐在家里,宅着看电视,天天上着网,做着那些八十岁以后都能干的事,你要青春干什么呢?”
我的青春,不要这样。
闭上眼睛,我问自己——“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呢?能让你获得真正快乐的是什么?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对,我想走在阅读、写作的路途上,做一个真诚的人。
可是,对于一个幼时没有培养阅读习惯,完全活在应试的笼子里的我,该如何起步呢?阅读经典?试着去读,却发现很难坚持下去。再尝试读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似乎找不到进入文学殿堂的门。写作,发觉自己的感知一片朦胧。单纯地坚持写日记,总觉得不会有质的提高。
我知道,文学素养的提高,非短时能够实现的,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可,在这条通往自我的路上,我缺少光束的引导。像走在迷雾中,看不到方向。
这次国庆回家,我将自己的苦恼与爸妈诉说。爸妈很担心我的精神状况,要我不要太忧虑自己的未来。在学校只用上好每天的课,大四再考个编,毕业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虽然表面上答应,心里头却一万个不服气。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因为站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思想会让我快乐。长大了,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想与文学成为朋友。道路艰难,追求的路上布满了碎玻璃和石子,我就该放弃么?为了所谓的安逸?一个再精通教学技能的老师,如果都没有对所教课程真诚的热爱和较为清晰的认知,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呢?怎么能面对真正的自己呢?
我不想做一个虚伪的老师,也不想做一个虚伪的人。如果只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追求思想的进步,不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更专注、更有创造力,那人生该有多无趣。
继续求索吧。希望能有热爱文学的人们与我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