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少年绑架杀害16岁同学,逃过死刑竟相视一笑!犯罪心理学教授揭露

4少年绑架杀害16岁同学,逃过死刑竟相视一笑!犯罪心理学教授揭露

作者: 马老师学习方法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16:17 被阅读127次
    4少年绑架杀害16岁同学,逃过死刑竟相视一笑!犯罪心理学教授揭露案件真相,竟是因为孩子6岁前父母没有学会说不

    绑架杀害16岁同学,勒索150万

    逃过死刑,4少年竟相视而笑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可怕的不仅仅是案件,更骇人的是听到判决后,4少年竟相视而笑:果然,没一个判死刑。

    4名少年令人不寒而栗的举动,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未成年犯罪”的热议。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多起个案进行详细调查。

    李玫瑾教授受邀去见了这4个少年,并走访了他们的家庭。

    李玫瑾教授

    4少年绑架杀害16岁同学,逃过死刑竟相视一笑!犯罪心理学教授揭露案件真相,竟是因为孩子6岁前父母没有学会说不

    这4个少年,没有单亲家庭,也没有离异家庭,他们父母双全,没有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犯过罪。李玫瑾教授说,很简单,问题往前看,6岁之前。

    01

    6岁之前一定要说“不”

    6岁之前性格养成,如果有些问题没解决,后边家长就管不了了。

    第一个,就是克制任性,6岁之前说“不”,非常重要。

    比如说,一个3、4岁的孩子和家长闹,爸妈应该说,今天这事儿不行就是不行。

    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

    但是等到他十三四岁了,家长突然跟他说——

    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听话了,好好学习,我不给你钱了,你不能去网吧玩了。

    孩子还会和家长闹,但他有好几种途径了——离家出走,跳楼自杀或者服毒自杀。

    因为在他的眼里,家长的爱是没有限制的,他已经学会了用家长的“爱”,来威胁家长,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

    所以,6岁之前说“不”,是给孩子一个最早的训练。

    我们知道,孩子从3-5岁开始,哭闹就有目的性了:我要这个东西,你不给我,我就哭。

    这个目的性一开始出现,家长就要抓住孩子的一件事对他训练,什么事呢?

    就是他提这要求不合理,他要的这东西不能给他。

    比如他要买小汽车,买了家里无数了他还要买。在商店开始闹起来,说我就要这小汽车,怎么也不肯走。

    遇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对孩子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

    第一步:

    直接抱回家;当场不要打也不要骂,任孩子哭不要管。

    第二步:

    回家后抱到卧室里,一对一,不管谁来管,一个人管就够了,把门一关,其他人不要来劝来干涉。

    第三步:记住四个“不要”

    不要骂孩子,言传身教很重要,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不要打孩子,大人打小孩,这不公平;

    不要说教,孩子哭闹时,你说什么对他都是噪音,你越说他越闹;

    不要走开,他就是闹给你看的,所以你一定要看着他闹。

    所以,家长就把门一关,往孩子跟前一坐,表明姿态——

    “今天这事说不行就是不行,你哭吧,你闹吧”。


    孩子当然会接着哭啊闹啊——

    这时候就算孩子脑袋磕到床角上,你都不要管,他知道疼,肯定不会再磕了。

    等孩子哭到精疲力尽的时候,你给点爱,拿热水给擦把脸,因为孩子哭到那程度,也很难受了,给他擦一把。

    擦完以后孩子会想,你是不是回心转意了?

    这时候你一定要把毛巾往旁边一放,跟上一句话:还哭吗?要哭接着哭。

    你看,你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你只是以这种方式告诉他——

    如果你闹起来没道理,我不心疼,我也不让步,你就闹吧。

    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孩子越小越好管。


    02

    给孩子留条交流的路

    当然,也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了,孩子不闹了以后,你要跟他说——

    “以后有什么事儿,你能不能跟我好好说。如果你能说服我,我也许会考虑你的要求。”

    孩子可能会和你说,“我想要那辆小汽车”。

    你就问他,“那这辆小汽车,和家里的有什么区别呀?你能跟我说说吗?”

    注意,这是鼓励孩子和你交流。

    交流有一个原则,记住“三比一”——

    就是孩子提出三次要求,满足他一次,让孩子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要每次都给他。

    所以,这样就建立了你和孩子间一个好的关系——

    1. 你明确说不行的事,他不闹了。

    2. 如果他真的想坚持,他会跟你商量。

    有了这个基础,到了青春期,你们俩的关系就好处了。

    03让孩子“管别人”

    现在很多孩子都很自私,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读好书就行了,于是在家里什么事都让孩子只管自己,别人不用管。

    其实,应该让孩子管别人,比如孩子五岁左右,能跟家长一起坐在饭桌上吃饭了。

    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立下一个规矩——家长不动筷子,你就不能先吃饭。

    这个事很简单,但非常有效。

    孩子一般放学了,四五点他就开始饿了。

    可是家长吃饭一般在六点前后;所以很多老人心疼,觉得孩子饿了,先吃吧。

    其实,晚吃这一个小时,孩子饿不坏,虽然饿下来确实挺难受的。

    但是我们知道,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饥饿,而孩子以后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的话,他的痛苦会更多。

    让孩子去体会,因为人只有自己经历了痛苦,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你自己经历了某些痛苦,当别人再有这样的事情,你马上就能体谅别人,孩子也一样。

    要让孩子在这种小小的痛苦面前,知道别人跟他一样——

    而且我们是一个家,我们是一个整体,所以要有“别人”的意识。

    让孩子“管别人”,是防止孩子自私的一种途径。


    04

    让孩子经历点挫折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对孩子进行挫折训练十分重要。

    很多大学生,读到硕士、博士了,因为论文推迟答辩,或者失恋,就从楼上跳下去了。

    他们忍受挫折的忍耐力太弱了——

    其实这跟意志力相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适当吃一点体力之苦。人只有忍受过体力之苦,才会承受住生活之难。

    让孩子去学游泳就是个好办法,学游泳也要趁早,七八岁甚至五六岁都行,送到游泳池,你就可以回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接下来,教练会拿着杆子把孩子都轰到泳池里,甚至是把孩子抱起来扔到泳池中。

    孩子到水里使劲扑腾啊!其实,在教练的看护下,孩子都好好的。

    但第一天接孩子的时候,你一定要问孩子一个问题:

    “第一次下水,你什么感觉?”

    孩子一定会说,“吓死我了,我喝了好几口水”……

    家长继续问:“那后来怎么样了?好好的上来了对吧?!”

    你就告诉孩子,以后长大了,一辈子都要记住这感受——

    遇到挫折的时候,可能也觉得自己都快死了,但只要肯扑腾、肯努力,就一定死不了。

    以后他再遇到这个挫折,你就给他讲这个道理,他肯定忘不了。

    以上这些训练,都要在孩子12岁之前做。

    有家长说,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自然懂事,孩子那么小,你不要去管他。

    不是的,如果孩子12岁之前你没管他,从14岁开始管,是根本管不了的。

    李玫瑾教授说,犯罪心理问题,很多源于人的早期。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大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所以,希望上述的这些“育儿经”,能对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

    祝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长大。

    4少年绑架杀害16岁同学,逃过死刑竟相视一笑!犯罪心理学教授揭露案件真相,竟是因为孩子6岁前父母没有学会说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少年绑架杀害16岁同学,逃过死刑竟相视一笑!犯罪心理学教授揭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nf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