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其实人生的烦恼在没有识字的时候就有了,只是仿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了而已。
虽然小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上学的时候似乎很简单。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事情需要操心的也就不多了。
小张这个小镇做题家终于从那个三线城市通过考试走出来了。世界仿佛被简化了,一切的事情似乎通过考试就能解决。对于理工男小张而言,掌握核心的技术能力就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相信应该很容易解决。
在刚毕业的日子里,小张似乎生活在他的理解的世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事情是小张第1次面对的,也是小张感觉有心无力的。
虽然小张赶上了好时候,毕业结婚买房子三件大事都不那么费劲的搞定了。
但其实这也只是时代的红利的一部分,并不是小张所独有的。家长里短,婆媳矛盾等等,这些成长课程都是必修科目。虽然家人都是善良的,但很多事情无法相互理解,也是很正常的。
这些人情世故远远比那些技术难题更复杂,对于小张这个直男更有挑战性。
小张后来看了刘震云的作品《一地鸡毛》,也明白了需要修炼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
本来小张是一个比较随遇而安的人,用现在的词汇描述也就是佛系。不论在单位里面还是在家里面,都不喜欢与人争执。
但很多事情并不是退让就可以解决了,所以忧虑也伴随着小张的成长历程。不论单位的事还是家里的事,有太多事情需要操心。
后来,小张也慢慢发现了,自己对预期的管理有些问题。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太理论化了。虽然那些圣贤教导的东西都是好的,但那个理想中的人和完美的人其实都是不存在的。其实历史上的两个半圣人,都受到了种种的非议与褒贬。
另外很多事情学的与碰到的,说的与做的总有一种撕裂感。让小张总是感觉到无所适从。
和光同尘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既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又能够跳出当下的局限,以一个更大的事业作为局外人去观察这件事情,从而找到一种合适的适应当时情况的解决方案。这需要一种超然的能力。小张虽然看了不少书,但距离执行合一还有些远。成长与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