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ChainJoy-春哥带你学区块链ChainJoy-海南区块链试验区资讯
区块链是如何解决版权痛点,实现版权保护的?

区块链是如何解决版权痛点,实现版权保护的?

作者: 小犀区块链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15:58 被阅读435次

    一、版权的历史

    说起版权,就不得不提起著名的《安娜法令》(不同译法还有《安娜法案》、《安娜法》等等)。作为第一部旨在保护版权的现代律法,《安娜法令》被诸多学者看作是各类版权法案的鼻祖,对世界各国后来的版权相关法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也不免有人将“版权”这一概念当成了西方的舶来品。然而,对于文化积淀深厚、创作历史更为悠久的中国来说,版权的概念早已有之。随之而来的版权之痛,也并非朝夕之痛了。

    隋唐时期,印刷术的出现不仅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图书交易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未经授权的印刷——盗版。“禁止擅镌”四个字,最早见诸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0年),虽说起初并非用于维护版权,但这一思想却逐步衍生到了对书籍、文字类作品的保护工作中。到了宋代,历任皇帝都曾颁发过“禁止擅镌”的诏令,用来规范社会上对各类文字作品的印制行为。但盗版之风依然盛行,并且对作家们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南宋著名的理学大家朱熹所著《论孟精义》一书就曾被浙江书商非法盗版。朱熹为此还不惜打官司维权,请求政府禁止翻印,以维护自身利益。

    由此可见,盗版行为与维权意识,在中国古时的文化圈早已有之。可以说,这千余年的阵痛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兴盛。到了1910年的《大清著作权律》,中国才形成了能够专注于维护版权的现代律法。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根据当代各类作品的特点、社会情况、科技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对版权的保护法则与方式,维护创作者的利益。

    二、版权之痛

    有了版权保护法案,也有了版权保护意识,为何依然存在版权之“痛”呢?

    痛点之一,“版权归属”问题。虽然“版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时起自动产生”(依据《著作权法》的定义),但版权于何时、何地产生,由谁持有,却依然需要“被证明”。如何证明自己创作的作品,其版权是属于自己的?版权登记制度成为一个可行的方式。每一位创作者将已完成的作品提交至各地版权保护中心完成登记,实现版权信息在公信力机关的备案,这就让创作者的作品的版权归属有了依据。但复杂的流程与冗长的周期,不免让传统的版权保护方式在面对当今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高时效性的传播手段时,显得力不从心。不少盗用者便借着创作者对版权保护流程的抵触与消极对待,肆无忌惮地侵占创作者的利益,而真正的创作者却在应对侵权时显得被动乏力。从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版权纠纷案例来看,导致绝大多数创作者走向“侵权不期而遇,维权不了了之”的境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一是创作者的版权保护意识薄弱而让恶人有了可乘之机;二是缺乏一个即时、有效的版权确权平台。

    痛点之二,当前版权保护的形式问题。作品的雏形、草稿,尚处于未完成状态,算不上是完整的“作品”。然而,这些素材依然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其创作理念已经能够充分反映终稿的形态。但大量创作者却忽视了对这些材料的保护,为日后遭遇侵权时无法提供有效的创作证据埋下了隐患。由此看来,建设一个为完整创作周期提供保护服务的平台,能够让创作者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痛点之三,如何与科技进步接轨的问题。随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版权制品的载体逐步由传统的纸质稿件、实物作品转变为各种类型的数字化文档。互联网传播,作为当前版权制品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所占比例也逐年攀升。以数字化设备创作、生产数字化作品,并且使用互联网进行发布与传播,这一方式已经脱离了传统“登记制度”的适用范畴,需要有新的方式进行补充、完善。而且,数字化作品传播速度快,可复制程度高,进一步增大了创作者的维权难度。数字化、网络化的版权保护服务平台,能够成为解决这一痛点的有效方案。

    三、小犀区块链与版权的结合

    小犀区块链,作为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以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为核心,致力于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创新应用。经过近2年的底层技术研发,小犀已经建成并逐步完善了基于超级账本的联盟链,能够为各类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撑。

    区块链,是一种具备去中心化、时间戳记录、不可篡改和智能合约等特点的优秀技术,在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区块链对于保存、处理、追溯电子数据具有天然优势,小犀区块链一直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保护领域,力求解决当今社会的多种版权痛点,为创作者提供便捷、有效的版权综合服务,包括确权、用权、维权三大方向。

    (一)确权

    小犀版权链,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版权综合服务平台,其核心功能是电子作品的版权确权,这一功能也是构建新型版权生态的基础。小犀版权链将作品名称、权利人和登记时间等核心信息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指纹,并将数字指纹封存于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数据中,实现版权信息的永久存证,以技术公信力和可信度对版权进行确权。

    小犀版权链的优秀特性,与其所包含的各项技术密切相关。每一个作品的权属信息,将经过hash算法、非对称加密、时间戳技术、链式数据结构以及节点间的共识机制,最终在区块链网络中生成唯一的、真实的且不可篡改的存在性证明。这一证明将通过整个区块链系统的可靠性为其背书,作为作品的权属证明。

    由于整个小犀版权链系统是基于互联网而建立的,天然的能够与各类数字化的作品生产工具相适应,使得产出的作品乃至其草稿、方案得到最快速度的保护。所有基于数字化创作工具产出的作品,必然会以数字化文件作为其载体。而我们的产品同时开发了可安装的客户端和基于web的轻客户端,能够极好的契合各类数字化环境,让创作者在作品产出的那一刻即可将作品快速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中,让确权时间尽可能的接近原创完成时间点。强化确权的时间属性,不仅能够降低确权过程中的时间损耗,而且能够在时间上为原创判定提供有效依据,提高维权效力。

    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版权保护领域,提升了版权保护行为的便捷性,在降低了版权保护门槛的同时也扩展了版权保护所能覆盖的范围,让更多不同类型、不通过阶段、不同层次的作品获益。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各章节的成品上传至区块链网络进行确权保护,而且能够将各类素材,包括世界架构、人物设定、故事主线等处于“构想”阶段,但又对作品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创作内容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中,不仅是对创作过程的全方位保护,更是对遭遇侵权时的维权能力的保障。

    (二)用权

    完善的确权是用权的基础。利用区块链的优势能够对版权的生命周期进行全流程追溯。由作品的产生开始,版权的每一次授权、转让,都能够被恒久的记录和追踪,不仅能够优化创作者对作品的管理方式,同时也能够为各类纠纷提供准确的司法取证。

    小犀区块链将这一思想应用到了版权交易领域,建立了与确权功能相配套、并紧密结合的区块链交易平台——小犀版权云。每一个经过区块链登记的作品,能够实现在小犀版权云的上架展示。作品在区块链确权时获得的唯一性信息——数字指纹、区块链地址、区块链时间戳等,能够在平台上随着作品样例的展示而得到公示,强化版权真实性,为作品交易的双方都提供更优质的保障。在交易完成后,版权的流转情况或者授权情况,将同步记录在我们的区块链系统内进行存证,对交易内容起到防篡改、防抵赖的技术保障。

    在履约情况追查方面,伴随区块链而诞生的“智能合约”,将会是一种更自动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智能合约能够自动追踪履约情况、限制交易执行,非常适合产生、流转、消费过程短、频、快的互联网版权,契合了时代特征,让“用权”变得更简单与便捷。

    (三)维权

    明确的权利归属,则是维权的前提条件。由于现阶段我国司法程序对于著作权纠纷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就意味着一旦侵权发生,创作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必须承担举证的义务。然而举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者自身对于作品拥有权利的证明,二是证明侵权行为切实发生的证明。

    小犀版权链,为了帮助创作者更加高效的维护权益,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由我们研发的智能取证系统实现。智能取证系统提供针对被侵权版权制品的自动筛查和智能比对服务,并在锁定侵权事实后自动实现证据的抓取工作。所获得的侵权证据能够被进一步提交至区块链系统实现证据固化,强化证据的有效性,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证据。对创作者而已,更加简化的取证流程与更具主动性的侵权检测手段,不单单是提升了维权的效率和效力,更加能够激发整个社会对版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升。

    小犀版权链达成了确权、用权、维权在应用层面的统一,让原本相互割裂、分离的各个过程能够通过区块链信息得到紧密联系。任何作品的数字指纹、区块链地址、流转记录、维权信息在区块链系统内具有唯一的、永久的证明,基于此,能够实现对作品“全生命周期”的集中化管理,这是传统分离式管理所不具备的优势。

    (四)三位一体的版权保护体系

    如果说区块链与版权保护的结合是一种创新,那么“小犀区块链+版权保护中心+公证处”就形成了多方资源整合,为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保障体系。

    我们将区块链引入版权保护领域,是一次技术上的创新,但我们并非止步于此。在国家对版权保护事业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的良好环境下,各方资源也正在积极寻找着对版权保护的服务工作的有效切入点。小犀区块链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区块链平台,有能力也有意愿为各方提供基于区块链的应用服务。因此,我们的产品——小犀版权链在完成业务规划之初,就考虑为版权保护中心和公证处这两个政府机构提供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和版权保护核心业务的相关支撑服务,让版权保护体系更加坚实。

    版权保护中心作为传统的版权登记、管理的政府机构,一直以来是最为官方的版权认证单位。著作权登记证在绝大多数场合是作品身份与权利归属的最有效证明。面对现在信息数字化的浪潮,版权制品从生产环境到传播渠道,再到展现环境,已经逐步摆脱了传统的方式。对于作品的申请方式和流程来说,也需要更新成为更加符合数字化和网络化现实环境的新方法。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的小犀版权链实现了对作品不可篡改的永久存证,有效地利用区块链避免了数字化文件易篡改、易灭失等传统痛点,能够作为版权保护中心对电子化作品进行审查、登记、存管的解决方案。除此以外,申请的流程能够在小犀版权链的客户端进行发起、申报,并经由我们为版权保护中心定制化开发的审核端完成在线审核工作。至此,我们实现了版权保护中心与数字化作品通过区块链网络的无缝对接,使得官方的版权保护服务进一步贴近了广大创作者。

    对于公证,同样存在着“如何对数字化内容进行公证”的难点。显然,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痛点。对于版权保护这一领域,我们积极邀请公证处加入我们的小犀版权链平台。公证处对区块链内的权属信息和侵权证据提供“证据保全”服务,进一步强化其司法效力,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完善的版权综合服务。

    (五)构建新型版权生态

    技术革新通常会推动产业革新。便捷的确权、用权、维权,所获得的效果并不仅仅体现在确权方便了,用权可靠了,维权有效了。当版权服务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从各个方面得到优化升级,最终将使整个社会对于版权保护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态度呈现一种链式反应,促进整个版权生态的不断健全。

    而我们小犀区块链希望在这一进程中定位成为一剂催化剂,以我们微薄却恰到好处的努力,激发多行业、多维度、多层次地实现版权保护工作。对此,我们积极联合多家单位组建“小犀版权链联盟”。该联盟吸引了重庆市江北公证处、重庆市版权保护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版权委员会、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并且将努力吸纳更多的版权行业、知识产权行业相关机构的加入,力求将基于区块链的版权综合服务扩展到更加广泛的社会范围,为全社会的版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保障。

    (六)新的探索

    小犀版权链是我们将区块链应用于实体业务的一次非常重要也非常成功的尝试,为我们积累应用经验的同时收获了很多积极的反馈,拓展了我们在区块链方向上的视野。

    将区块链应用于农地流转追溯,是我们下一个正在努力开拓的应用领域。将农村用地的信息锁定在区块链内,并利用可追溯性跟踪农地的历次流转过程和信息变更,将为土地流转提供技术依据。

    此外,类金融业务也是我们关注的下一个方向。由于早先的区块链在交易频率、信息容量等方面都不足以满足金融应用的要求,因而迟滞了这一优秀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实际部署。随着我们对自有区块链的不断升级、改进,已经有能力建设支撑金融级应用的区块链服务平台。以此为契机,我们会逐步探索区块链在类金融业务中的创新应用,实现自身业务的多样化法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块链是如何解决版权痛点,实现版权保护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qi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