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保持初心修剪多余的欲望

保持初心修剪多余的欲望

作者: 莲如玉 | 来源:发表于2021-12-02 11:08 被阅读0次

    固守一颗虔诚的心

    志道间:“葡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

    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传习录》

    一天,弟子管志道问道:“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但程子并不赞成这个观点,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这也不能认为不对。‘诚’字也可以从存养身心上来理解。‘诚’是心的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要思诚。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里说‘要端正人心,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也是如此”。在王阳明看来,用诚敬的态度生活,就是致良知—恢复心的本体的表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孔子就感叹人们“诚心”的日渐趋下,发出吾不欲观之矣”的喟叹古代的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要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而且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十分郑重,绝对不可马虎。但随着当时文化的衰败,即便在郑重的礼上,人们也不再心诚: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的酒以后,就想赶快走了,隆重的祭礼不过是在走形式,应付了事。这样的情形,才让孔子感叹:“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为什么不看有?就是因为勉强、作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

    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事情都逐渐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宣誓,只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完全是为了做而做,为了结果而做;失去了诚心,也就失去了做事的意义,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做事的快乐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

    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

    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

    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

    只是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夹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

    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意

    的人才会打出的声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

    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有。乡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叮嘱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和尚在将来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就在于他虔诚的佛心。

    心诚不诚,也许骗得了别人,但终归骗不了自己。虽然结果的好

    与坏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有一些因素是由心而定的。忠诚地对待自己的理想、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坦诚地对待自己的亲朋……好的结果就会出现,忠诚度、真诚度、坦诚度越高,好的结果就会越早出现。

    心诚则灵,怀着一颗永不放弃、至死不渝的真诚心,就会给人带来永不言败、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念,好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一颗虔诚的心,才做出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中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保持初心修剪多余的欲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sy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