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

作者: angema | 来源:发表于2022-03-28 19:38 被阅读0次

常听人们说,创新有时需要灵感,写东西灵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灵感到底是什么?科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灵感,也叫灵感思维。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

“瞬间”,“突发”,都表示一个字“快”。可见“灵感”体现出“快”的特性。

百科上进一步解释:

灵感是:灵验;灵应。即不用平常的感觉器官就能使精神互相交通,又称远隔知觉,是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
搞创作的学者或搞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常用灵感一词,来描述自己对某件事情或状态的想法或研究。

实际上灵感不仅在学者和搞研究的科学家身️上时有发生,这一奇妙的感觉,有时也会发生在普通大众身上。

看到一幅画,一张照片,一个景物,触动了自己的内心,忽然就有了想说说的感觉。

看书看文章时与作者在某一点上产生了共鸣,就有了一种想与之交流的冲动。

但你发现没有,这瞬间的感觉或冲动,如果你没有采取行动马上记下来,稍纵即逝的思维就滑过了,再怎么想也没了当时的感觉。这可能就是灵感显现吧?体现了“瞬间和快”的特性。

在灵感暴发时,要马上记下来,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如果你不能及时地记录下来,灵感等于无迹可寻。所以灵感通常发生在学者和科学家身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普通大众,怎样记录偶尔在你身上“春光乍现”的灵感呢?没什么好办法,别偷懒,随时记下,这是检验你是否能迅速捕捉灵感的能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有想说的冲动时,别犹豫,马上写出来,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为你日后的回忆增添色彩。

那天看到一篇记者采访张艺谋的报导。其中就说到了灵感的问题。

张导述说了许多自己在创作中的灵感,特别是近期众人瞩目的冬奥开闭幕式。

冬奥闭幕式“折柳寄情”的演绎,灵感来源于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

“柳”与“留”谐音,表达对即将离别的亲人、朋友的挽留之意,留住亲情和友情。而“折柳”一词寓含“惜别”的意思。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就已经有了这层意思的表达。

诗人李白所写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也表达了以“折柳”寓意送别,离别之意。

正是这些古人的习俗、诗句,激发了张导团队的创意灵感,使冬奥和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给观众留下美的回忆。

灵感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感觉!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灵感呢?

多读书与智者交流,是激发灵感的有效方法。以书为友,让自己的灵感暴发,从而创作出让人喜爱的佳作。

相关文章

  • 灵感啊灵感

    灵感啊灵感 你是世间最纯洁 最欢快最纯情的精灵 我要做一个 屏息凝神的猎人 在树丛后 等你 你如跳羚 纤细的四蹄飞...

  • 六大灵感变现

    优势灵感变现 爱好灵感变现 感觉灵感变现 体验灵感变现 能量灵感变现 指引灵感变现 所有一切都可以当做灵感变现 一...

  • 读《灵感》,从别人的灵感,走到自己的灵感

    读《灵感》:从别人的灵感,到自己的灵感 文:蓝蝶 图:网络 灵感啊,灵感,缪斯女神,去哪里了 文案没灵感,设计没灵...

  • 灵感|没有灵感

    说起灵感,还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现在脑海回荡着钱钟书文中灵感阴差阳错被生出来的念头。真心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那感受就...

  • 等灵感,找灵感

    开始假如简书后,进入了日更模式,略微有点强迫症的我,倘若那天没有日更就感觉少了点什么。 灵感来源于生活,每天的工作...

  • 灵感灵感跑走了

    原来灵感真的要当即记录否则就会跑走呀。 今天很糟糕,是我自己表现很糟糕,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么不擅长合作的人啊。今...

  • 灵感带来的“灵感”

    灵感:看不到、摸不着,每当需要她的时候总是罢工。据说灵感是心中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愉悦的心情,一种特殊的氛围,一种...

  • 创作

    创作来源灵感,灵感稍纵即逝。 想要抓住灵感,贵在及时记录。

  • 灵感有毒

    灵感有毒 歌手为了创作灵感 铤而走险 诗仙为了灵感 杜康大碗 作家为了灵感 许命与烟圈 为了重拾灵感 日记三年 夜...

  • 灵感?

    昨天,跟一个朋友交流,他正在为目标努力,在交流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我举个例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vu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