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第一次读这本书《给未来的记忆》。印象很深刻,在去吃饭的路上,翻起这本书就读,兴趣盎然。本书是伟大的精神分析师——河合隼雄,写的有关他小时候、读书时期、当教师时期、留学时期及精神分析学习时期的各种经历。当然,读这本书之前,我确实不知道这个人。读到共鸣处才会觉得,跨时域、跨地域、跨文化,也能有些情绪感同身受。
里面第一篇讲的是《逝去的弟弟》,那句“不能扔了他,不能扔了他”,现在想想都觉得心疼。记得小时候,奶奶住我家,大姑姑因为什么原因去世了。奶奶就经常一个人在那儿坐着,默默地抹眼泪。我当时小,并不明白,亲人去世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只知道奶奶很疼我,奶奶不开心我就跟那儿陪着。我毕业第一年的冬天,那时还在广州,有一天中午部门聚餐,三姑姑给我打电话,说奶奶走了。我不记得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就记得我挂了电话给我妈打电话,什么都没说,拿着电话在那儿哭。那天下午上班,写了篇日志,关于奶奶的,写了之后就删了。有些挂念,记在心里即可。第二天就约深圳的姐姐一起回浠水,大雪封路,各种火车票根本买不到,只能兜兜转转几趟车,回浠水。进了那个熟悉的屋子,感觉自己是蒙的,描述不出来自己的情绪。亲人们都很悲伤,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由于大表哥没回来,我还得掌旗,带奶奶入土。有人提醒我说,不能回头看,一定要向前看。多年以后,那几天的记忆还是很深刻。但悲伤是什么样的,我不太清楚。关于奶奶的记忆很多,那种隔代的溺爱,让人觉得纯净和温暖。
河合隼雄小时候的很多故事,都能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比如,“男孩子,一样可以哭”;比如,撒了一个谎,就要用其他的谎来圆。小时候的苦恼很单纯,怎么应付大人,怎么应付课业,怎么快点儿长大。那时候觉得,那些大孩子好厉害,我也要快快长大,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可现在长大了,真的怀念小时候的单纯美好。
河合隼雄的父亲和母亲,是有大智慧的父母,能给他在大是大非大方向上定调。知道儿子不想去军校,不需要问什么原因,就回绝了儿子入军校的事情。在那个战争年代,这样的做法并不容易。中国和日本的父亲,在家庭里都如脊梁一般,支撑着这个家里的一切。小时候,我喜欢跟在父亲的后面,会很有安全感。我现在长大了,也希望能够成为脊梁一样的男人。
谚语有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时候就能看出来这个人长大了什么样子。有这样的父母,有那么些厉害的哥哥,河合隼雄肯定能成为厉害的人物。但他上大学的时候,也会有迷茫的时候,甚至休过学。当方向不清晰的时候,是应该停下来,看看远方的路该怎么走。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有想过休学。确实不知道人生的路该怎么走了,确实感觉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差距有些大,但还是耐着性子走下来了。有时候,不想想得太明白,觉得有些事情就想不明白,或者糊涂点反而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得最惬意,需要勇气和智慧。我觉得自己这两点都缺乏,于是就过成现在这样,有诸多想去改变的东西,但是需要时间。
河合隼雄觉得当教师的时光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目前为止,我觉得小时候那种单纯的时光是我最好的时光。当年最排斥当医生,现在想想,其实我还蛮适合当医生的。人生的成就就那几个关键的决定,过而不悔。
这本书后面的留学和心理学学习研究的历程,因为对心理学没有过多地了解,也就当故事看看了。其实,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从何学起。我也希望有一些心理分析的本事,让我更了解人性和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