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读下去”,等于没读过。
“虽然是本好书,但是读过以后没什么深刻的感受。”
“刚读完书,却觉得已经快要忘记书里讲过什么了。”
“我读过的书都要堆成山了,可从来没派上过用场。”
这基本上是90%以上人的通病,我们在信息零距离、精神快餐化的各种平台学习,让自己变得高大上,变得学富五车,其实算算,我们从小到大真的读了不少书,因为80后的我们已经到了尴尬的年龄了,小时候的我们只能读纸质版的书,成年的我们,处在尴尬的年代,只能快速的学习,学习60、70的处世经验,接受90、00的创新思维,所以,您看我们学的少,读的少吗?
“你读过那些书?”
“你最喜欢的作者是谁?”
“她都写的什么内容?”
“对你的工作生活有帮助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是,说自己学富五车豪不夸张,可是这么一味读下去,有用吗?大部分人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更为了缓解焦虑,求知若渴的读书,读很多很多的书,涉猎很多很多的领域,自以为我们很懂了,毕竟我们读了那么多,学习了那么多,不是吗?
是的,我们读了很多的书,可用上了吗?它解决了你哪一个坏习惯?工作中拖沓的问题是用你书中找到的方法吗?让你热血沸腾的梦想你找到方法实现了吗?你用了几个番茄钟?你现在能快速阅读一本书了吗?你学会RⅠA拆书法了吗?
读了,却没记住什么,浪费了一堆的时间,自己还是那个以前的自己,也还是那副臭皮囊,似乎什么都没变。
兴致勃勃的在第一天读了好多遍释若的拆书法,奋笔疾书的写了改,改了写,小鹿撞钟般的等着释若老师能看一眼,给点意见,从群六点解除禁言开始,不时的看会儿手机,到晚上十点,然后等到的是不合格,内容牵强,没按照要求来,哈!当头一棒!没错啊,我读了好多遍关于lA1A2方法的内容,也拜读了第一次拆书稿,我拆了赵周老师书中的一句话“即使感觉没什么可写的,也要拿起笔来写写。”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有很多让我学习的,可是这句话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感触颇深,所以当时就写了这个……梦醉花溪@我说难道我们不是读的一个内容?我才脑抽的发现自己没理解释若老师的作业要求╯□╰
这次读书,我读了吗?读啦!不仅读了赵周老师的原作《这样读书就够了》,还读了释若老师的拆书法讲解和第一次带路的拆书稿,有用吗?有用!脑热的给自己定了今年要写文赚钱的宏伟目标,实现了吗?哦,连第一次作业都不合格!
这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会这样?我通过一天两夜的思考和再次拜读,发现是我自己读书不够用心,只关注了自己的点,而忘记了读书的目的。终于恍然大悟,为什么每次公务员考试我的申论都只有那么一点点分的根源了,这算不算教训?
通过这次脑抽时间,我决定以后在读薄读透书这件事上死磕,给自己定下三大纪律八项培养:
第一,问题和目的是低配。我生命中每个最宝贵的几分钟、一小时或者半天的空档,我用来干什么呢?当然是让自己进步啊,怎么进步?当然是读书学习!
那问题来了,你是刷屏学习还是读纸质版的书?读什么都行,关键是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要刷这一篇文章?是什么吸引你打开的?刷完了,你获得了什么?
带着明确的目的,开启以我为中心的读书!
第二,读书笔记是标配。配备一个便携的纸质的笔记本,随时记录下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做好读书笔记。你的脑容量再大,也是有时效性的,好记性不如乱笔头,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还会继续作为传家宝永远的传下去。
以后得我,笔记本会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第三,写作素材是高配。即使没有什么可写的,也每天都要写写。加入雪梅写作交流群后,每日一问走起,每天的写作素材收集是必修课,别人短短的一问,都问出了文采和故事,自己的素材还在遥远的何方;加入雪梅拆书群,每月拆书新玩法,必须多读书,书读薄再读厚,最后读透、写文、交作业,才算玩完。
不停的积累,盼望着有一天我也可以文思泉涌,提笔就成!
所谓八项培养就是: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培养自己的文采,培养自己的口才,培养自己的定力,培养自己的朋友圈,培养自己的公众号,关键是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