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看完了「引爆点」,还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就逼自己写点东西以加深印象吧。
1、这本书怎么样?
作者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观点明晰,论据够多,有些例子还是挺有意思的,从南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自杀事件、美国多起校园枪击事件、比利时大规模儿童可口可乐中毒事件引出的青少年文化隔绝现象。
翻译不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读起来有点生涩。每个论据中人名都很多,记不住人名,希望下次译者能够把书中的人名换成中文的,狗蛋,铁柱什么的,开玩笑啦。
本书只能做为已发生的现象分析,没有讲要做什么事才有可能会引爆流行。他反复举例证明引爆点的存在,并分析了它的组成内容,但在结论篇章却没有列出找到这个点的步骤,如何找到这个人,如何创造环境,都没有提。而这也可能是我们要思考的事情吧。
2、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引爆点》是揭露流行引爆点内在规律的一本书,它分析了很多案例,最终将流行爆发归因于三个法则的共同作用: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第一,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推销员;
第二,附着力因素。具备让人过目不忘或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
第三,环境威力法则。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
这三个条件,从3W角度理解,who——个别人物法则,带动流行的关键人物是谁?what——附着力因素法则,流行的事物本身拥有什么特质?where——环境威力法则,创造出流行的环境是什么?
换成古文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有,事就稳了。
换成白话文就是,某些意见领袖和社交天才的参与,内容本身没有没有问题,正好符合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那就红了。
3、个别人物法则
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推销员。
通俗来表达的话。
内行,相当于数据库,为大家提供信息,是热衷于搜集掌握信息的人,即就是专家,啥都知道。
联系员,是粘合剂,将信息传播到各处,是拥有广泛人脉的人,即就是人脉节点,谁都认识。
推销员,则负责「最后一公里」,说服人们接受该信息,是善于说服别人的人,即就是说服者,特别有说服力。
为什么是这三类人呢?
用“成交量=用户*成交转化率”的电商思维来理解,这三类人之所以成为传播中的关键人物,是因为,内行权威性和可信度让他们具有非常高的转化率,联系员的用户基数很大,所以成交量也会很大。如果你找到一个同时兼具两种身份的人,那就相当恐怖了。
这也就是品牌推广找明星代言,微博营销找大号转发的原理吧。而李佳琪就比较厉害了,我觉得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存在吧。
映射到自己。要么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和专业能力,让自己有料。要么扩大交际。「微弱关系」通常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相识人数多少,基本代表了一个人的社交能力。
再到产品上,一个产品或者点子离联系员越近,推广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如果想更快速推广产品,找对人很关键,找这个领域的联系员。
4、附着力因素
具备让人过目不忘或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附着力越来越是难题,网上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信息过量信息混杂使得任何一则消息都难产生附着力,我们也记不住自己耳闻目睹或者阅读过的大多数信息。
但是如果你输出的内容有吸引力,有传播价值,能够引起网友兴趣,或者信息内容够劲爆,文字有简短且有趣,图文并茂(无图无真相,或者要有视频),那么你的附着力就没问题。
映射到产品上,就是对的产品和好的创意。如果你的创意或者点子很牛,那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也不怕没人知道。比如QQ早前的「漂流瓶」、微信最早的「附近的人」,泰国深入人心的公益广告。
5、环境威力法则
环境威力法则的意义在于我们对于环境的改变不只是敏感,而是极度敏感。
一条微博在刚发布的几小时内是最为关键的时间。如果在几小时内都没有人转发和评论,那么微博很容易就沉下去了。这其实和「破窗理论」相似,如果大家都不转发不评论,那么谁也不愿意理你。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推高转发率和评论数量,当别人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在转发和讨论这条信息时,他也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跟风转发,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会引发爆发性转发。
再比如我们去餐馆吃饭,餐馆的人多人少会影响我们就餐的选择。在淘宝购物的时候,会翻翻评论,看买家评价和买家秀。信息爆炸的时候,也经常会出一些因为一部剧或者其他事件爆火的流量明星,成就他的可能不是作品本身,而是这个时代。
再到产品上。环境威力法则指的就是引流场景和转化场景。如果产品经理能够找到某件事情流行的原因,并运用到自己的产品中,那产品肯定是受益无穷。
比如现在绝大多数的新闻类APP,会根据浏览历史精准定位,推送你感兴趣的帖子和话题,让用户觉得自己被认真对待,进而黏性更强,留存率更大。
6、总结
总之,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的在爆发流行,或多多少都可以用这本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比如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超级传播者的出现,病毒潜伏期长,加上春运大量人口迁移,三者都同时出现,导致大规模爆发。
比如支付宝每年朋友圈刷屏的支付宝年度账单,充分利用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将账单附着在「关键词」评价上,基本都是祝福和赞美之词,符合用户秀晒炫的心理,而微信朋友圈则提供了外部环境,促使浪潮蔓延。
就像罗永浩说的,「这个世界总是一小部分先知先觉的人带着一帮后知后觉的人在前进。而先知先觉者总是能找到引爆点。」
在找不到引爆点之前,还继续先历练自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