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随着我们慢慢长大,
那些曾经信誓旦旦喊着“友谊万岁”的朋友们也在渐渐消失。
以前两个人是可以躺在一被窝聊隔壁班有暗恋男生的好姐妹,
如今,上一分钟还在举着酒杯缅怀友情,下一分钟却屏蔽对方,钻在朋友圈发动态。
泰戈尔曾说过,虚伪的真诚,比魔更可怕。
前段时间“塑料花友谊”这个话题被谈论的很多,
身边的人们仿佛在这个话题找到了归属感,
她们纷纷“揭竿为旗”吐槽自己已经经历的或者正在经历的那些塑料花友谊。
同学阿葱给我讲了她的“不朽友谊”的故事。
1、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肤白貌美、
情商高和阿葱一个院里长得大的小白同学,
和阿葱一样小白的大学也是一个民办三本院校,
两人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
在南方读大学的小白由于在校勤奋刻苦,获得很多证书,
相比之下阿葱在大学也不怎么着调,
大学期间没得几个证书,
阿葱也不在乎那些。
而小白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放假回来,
必然要去阿葱家登门造访。
遗憾的是,造访对象基本不是阿葱,
而是找阿葱她妈,
当然还是会先和阿葱简单寒暄几句,
然后和阿葱妈妈聊这一年自己多努力。
于是有了下面的语录:
“阿姨,我妈说,我们家的书都被我读了。”
“阿姨,你都不知道我有时候学习一天不吃饭,居然没感觉。”……
小白讲得时候很开心,
她似乎忽略了自己离开后,
阿葱面临的“惨状”,
“你说说你,看看人家小白多努力,你只知道躺着、坐着玩手机,从学校拿回来的书都落一层灰也从来不翻一翻……”
阿葱面对妈妈这些的抱怨到不惊奇,
毕竟在家长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而让她纳闷的是为什么都是大家都是大学生了,
还有人以叙旧的名义"炫耀成绩",
简直闻所未闻。
终于在今年小白搬家了,
搬到一个距离阿葱家很远的地方。
可惜还没等到阿葱撒欢庆祝,
生活就赐予阿葱新的惊喜,
寒假刚到小白如约而至,
阿葱开门时候,
看着眼前这个不知用天真无邪还是故意显摆形容的奇女子,
她毫不犹豫的上去,扯住小白的衣服,然后……
“外面多冷呀快进屋吧。”
是的,其实她想说的是,“赶紧滚。”
听完这个故事,忍不住问阿葱,
“你怎么想的,忍着等受虐啊。”
阿葱顿顿,回答“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2、
上周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喝酒,聊人生。
几杯下去,叶子满腹情怀的感慨,
“咱们几个太帅了,铁铁的秒杀现在的塑料花友谊。”
是啊,人生短暂,良友难觅,应该珍惜。暗喜庆幸自己没有经历塑料花友谊,
在散发着麦香啤酒的气氛中,
大家开心的举杯敬我们的友谊,
期间,谈笑风生、拍照发圈,酒足胃饱后散场了。
这天像往常一样和同学去食堂吃饭,
她一脸奸笑的说,
“昨天朋友圈又被叶子甜蜜爱情霸屏,你看没?她男友是不是贼帅,我都和她说,不许虐狗,叶子真狠心虐我们,你说对吧?……”
我愣了一下,
然后怀着没有恶意的心像听段子一样一笑而过。
相比我而言至少她还有被虐的机会,
而我作为叶子被挂在嘴边的朋友,
从来没有在朋友圈看到叶子秀恩爱,
更别说她男朋友长什么样了。
那个长相甜美的女孩,
一边讲着“好朋友要坦诚”的故事,
一边选择屏蔽我发朋友圈动态。
之后像往常一样她和我见面,
还是一如既往热情得拉着我,
“最近都不联系我,是不是忙着追小鲜肉呢,找到就告诉我别藏着掖着……”她笑盈盈的问道。“你是在搞笑吗?‘贼喊捉贼’的感觉很酷吗?端着说话不累吗?”
我甩开她胳膊反问道。
可惜的是,这样答复是我大脑意淫出来的。
脸上僵硬的微笑挂了良久,答道“没有,没有。”
和叶子认识六年之余,
两人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
甚至在同一个班级,
因为大家都在一个班,
叶子和我的舍友也算熟悉。
最怀念的时光莫过于星期天我和叶子,
还有我的几个善良的舍友,
聚在我们宿舍里,拉着窗帘、打开电脑,嘴里嚼着麻辣或者五香的鸭脖,
围坐在一起看一部豆瓣评论很高的恐怖电影,
叶子是个胆子大的姑娘,
她可以边对着屏幕里血肉模糊的场面,
边面不改色扯一块儿披萨塞进嘴里吃。
她常常坐在我的前面,
为我挡了不少恐怖镜头。
奇妙的是,每一年寒暑假,
除了我单方面的偶尔会约叶子出去坐坐,
除此之外,
两人基本没有见面,没有联系。巧的是,
两人的家乡就在同一个地方。
然而,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哪里不对劲,
只是总感觉比起从前的好像缺点什么。
多少次心里明明是拒绝的,
却还能笑脸相迎,
可能终究没有逃过部分“塑料花友谊”,而维持这份关系的人大概都是念旧的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