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侄女发个图片过来问我:“小姑,你看这个象不象飞蛇卵?”
我一看就告诉她,对,这就是飞蛇卵。
“飞蛇卵”其实是我们潮汕人的叫法,其他地方不知道怎么叫。
这里说的“飞蛇卵”其实它的学名叫疱疹(herpes)。
上百度一查,是指人疱疹病毒(HHV)感染引起皮肤、黏膜改变为主的一类疾病。表现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内含液体的腔隙性损害,局部可有瘙痒、疼痛。病损可单发,也可群集出现。
多数患者在感染后可发生临床症状,随后病毒潜伏在人体内处于休眠状态,当出现某种诱因(如发热、创伤等)时,病毒可被激活,造成疱疹再次发作。临床上常见的有单纯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等疾病。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28416/94239aaf90236892.jpg)
在农村很多老一辈都是谈“飞蛇”色变,因为有一个说法是这“飞蛇卵”出现在腰部或颈部,如果蔓延了一圈,那这个人就必死无疑了。
对于治疗它的方法有很多,俗话说:臭头人药多。
在民间治飞蛇偏方也很多,有掠蛇目,也有擦药,……这些偏方好与不好,都无从定论。
我之所以对飞蛇丸这么熟悉,是前几年曾经跟它打过交道。
记得那一次,无意间发现在在右眼角有两三个小红点,开始以为是湿疹,也不太在意。以为拿点皮炎平擦擦就好。
结果第二天不但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多,而且还有隐隐的刺痛。
到了第三天,那个已经聚集了很多,而且刺痛感越来越厉害。
有经验的人看到了,说:妹子,你这是飞蛇卵。不要掉以轻心。
知道了是飞蛇卵,那就知道打听在附近哪里有高明的医生。
在民间治飞蛇一般都是“裤头方”,有热心的朋友说:在潮洲溪口有一个医生,掠蛇目非常厉害,一掠即好。
于是,爱人立即载着我赶到十几公里远的溪口找神医。
去了那医生不在,是他的徒弟(他的儿媳妇)接待我们。问明情况后就叫我坐站好,立正。
她拿出一条有我一人高的红绳,在我头上比划着,背后量着,胸前量着,双脚也要量。最后锁定在胸前,就说在胸前的两位置就是蛇目。用火一点,绳头一按,说:飞蛇死了。
整个程序就这样好了。再拿几包药片,一包退烧药。这一个过程和药费一共三百多元。
回到家,服用几天后,还是一个样。
爱人不知道去哪里听说樟林路边有一个挂招牌:祖传治飞蛇。
于是,我们也就慕名而去。
这次也是掠蛇目。只是这次同样是掠蛇目,她是用干稻草去测量,最后是背后和胸前各对称两点,点着火一按下去,皮肤烧焦了烧焦的地方有一阵刺痛。
然后十几包不知道什么做成的药散,一瓶药膏。
最后医生嘱咐要忌口,一日三餐不能吃腥,不能吃肉。最好是稀饭配贡菜,或者白菜煮白开水。
这次能见效了,飞蛇好了很多。但十天,下来,肚子里一点油都没有,干干净净,每天肚子里都咕咕叫。
差不多一个月,还是停留在半好半“结痂”状态,
又有人介绍在樟林另外一个医生,他这个医生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其实不是医生,只是他泡了下有蜈蚣的酒。用这药酒擦,还有五贴草药煮水喝。还好,这个医生不用忌口。
好几天过去,还是好不了。
到最后不得不是去医院,检查,医生开了两样药,一样擦,一样服用。几天后,真的彻底康复。
就药膏是阿昔洛韦软膏,配阿昔洛韦药片。这样边擦边服药。
在大家的思想中,只要能不用去医院就不去医院,觉得去医院得花很多钱。
可见,土方法却不一定能好,花钱也不少。所以,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
那天,侄女是在省城,我跟她说买这两种药的时候,她已经在医院看医生。
过了一会儿,她发信息跟我说,拿的药和我跟她说的这两种药一模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28416/21c08276dd5674ab.jpg)
结束语:记得以后如果遇到周围的人出现“飞蛇卵”(疱疹),就可以推荐这两种药(阿昔洛韦软膏和阿昔洛韦药片)。
这就是爱心传递,我们传递一份爱心,可以少让一个人受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