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主后,大陆掀起了一股歌颂农民造反的热潮,鼓吹社会的进步是农民战争直接作用的结果。南京市开始筹备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会并筹建纪念馆。太平天国史硏究专家罗尔纳奉命收集、鉴定有关史料,曾昭燏参与并执笔写了一份报告。曾昭燏对政治运动如同受惊的野兔,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拿出相应的脱险对策。批判胡适兴起,她立即把胡适赠予她的一部《胡适文存》交给组织。南京博物院下达批胡任务,她以交往不浑为由,没有对胡口诛笔伐。曾国藩被当局定性为“镇压农民起义的汉奸、刽子手”,学术界传有海外新印《李秀成供词》问世,曾昭燏作诗两首,“鸿毛岱岳须臾事,取舍分明是丈夫。寄语世人须着意,亲仇有界莫模糊。”既痛惜李秀成,又表明自己与家族划清界线。
四清运动开始,清查历史、清查思想、清查政治、清查经济,又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曾昭燏在此前的几场运动中侥幸躲过,但四清运动,历史问题是无话可说。精神压力下,患上了抑郁症,入院治疗。第三届全国人大会即将召开,病床上的曾昭燏收到代表证,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十几天后,主动提出用南博的车送医生回家,后对司机说“去灵谷寺,散散心。”曾昭燏在纸条上写了字放到大衣里交给司机,独自登塔。十几分钟后,第七层塔上,一朵瑰丽的彩云飘然而下,落入枯草丛生的石阶——一代女杰与世长辞。纸条上写“我的死,与司机无关。”当时因知识分子自杀者太多,曾昭燏又恰恰是在安葬国民党抗战阵亡将士与蒋介石题字的灵谷塔绝命,南博下达三条指示: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以家属的名义料理丧事。中国考古文物界一代女杰将此长眠于荒草野坟中。76岁高龄、双目全瞽的陈寅恪对高才短命的曾昭燏发出了忧愤哀苦的悲鸣。
2024年7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