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当手里只有一把锤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到处都是钉子。芒格老先生称之为,铁锤人倾向。今天的世界,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想更清楚地看清问题,更接近问题的本质,我们是需要同时具有多种思维。在相同的环境下,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质上就是思维的差异。
芒格提出了100个思维模型,虽然我们能全部用上的可能性比较少,但是能理解并刻意练习其中的关键部分,就足以应付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在这100个模型中,为了帮助理解,我将重新做个梳理与分类。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为了获得某一种东西就必定要放弃另外一些东西,另外一些东西里的最大价值那部分就是机会成本。或者说,当我们为做了某一件事必定就会放弃做其他事情,而做其他事件可能带来的最大的价值,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机会成本。
比如,大学毕业后,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考研,另一个最好的选择是去一家大公司上班,已拿到30万年薪的offer。那考研读书这几年的机会成本就是,至少每年30W。
2.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已经花出去的成本,而这个成本是已经产生无法收回,现在和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法改变。比如,我们做饭手感不好做多了,而且还难吃。但是我们下意识觉得,如果不吃完就浪费了。其实这个成本,在做的时候就已经产生。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后,增加成本。比如说,我们建了工厂,请了工人,买了材料,生产出1辆车。这一辆车的成本就很高,如果生产出1000辆,后面的总量成本并不会增加很多。再比如,你开发了一门网课,开发成本与推广成本总是10万,第一年你只买了100分,那第一年,平摊到每份成本就是1000元。到了第二年,没有任何投入,又买了300分,第二年平摊到每份的成本只有250元。
4.复利效应
我们先看一下复利公式,假如我们往银行存100元,如果投资收益能有7%,一年后本息总额是107,如果稳定投资收益在7%左右。长投资10年是多少呢?是196,几乎翻倍。时间越久收益越大。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持续地投入到某一个领域,坚持下去。最终产生的效益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沉没成本是看的过去;机会成本是看的现在;边际成本和复利效应看的未来。
沉没成本,我们在潜意识中是比较容易掉入损失厌恶的陷阱里的。总觉得已花了的钱,就一定得让他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已经吃饱的情况下,总觉得把菜吃完才不是浪费,其实吃不吃完,成本都是一样。当你谈了一段感情,已花了一些精力与时间。发现并不合适,不能因为前面花了这些成本,就拿后半生去将就。
有机会成本,应该很庆幸,说明我们有得选,关键是看如何去选择。应该尽量选择边际成本低的事,有复利效应的事。这样才开始可能觉得付出很多,但是到后来可以放大很多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