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与色
关键词:
- 光源色:光源的本色,其色相决定于它所发出光的光谱成分
- 环境色:物体颜色与周围临近物体的色彩相互影响的色彩现象。
- 固有色:固有色是人们对于物体色彩经过提炼和高度概括的结果。
- 原色:基色。不能用其他色彩混合而成的颜色
- 间色:任意两种原色相混的颜色
- 复色:间色与原色,原色与原色混合
有光才有色,而色彩的产生,是由于物体都能有选择地吸收,反射或是折射色光。
简单来说,物体呈现了什么颜色,就是物体反射了什么颜色的光。
归根结底,物体色彩是光
光源色
人们看到的物体的色彩,总是在某种光源下产生的,经常会受到光源色色彩倾向的影响。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
例如:白光照射白纸呈白色,蓝光照射白纸呈蓝色。
通常:
- 电灯光偏黄
- 日光灯偏青
- 阳光偏浅黄
- 月光偏青绿
并且,光源色的光亮强度也会物体色彩产生影响:
- 强光照射下的物体色彩变淡
- 弱光下的物体模糊灰暗
- 中等强度下的物体最为清晰,色彩变化最小
物体色
物体色是指光源色(固有色指的是 阳光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效应)经过物体的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反映到人的视觉中的光色感觉。眼睛所看到的色彩就是物体的物体色。
- 物体分为不透明和透明两类。
- 物体所呈现的较为稳定的色彩
- 物体把与本色不相同的色光吸收,把与本色相同的色光反射或透射出去。
固有色
人们习惯将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应的总和称为固有色。
实际上,生活中物体所呈现的色彩并非固定不变,经常会受到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譬如前面提到的光源色的影响)
固有色比物体色更加概括和凝练,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能更加简洁准确地传达设计色彩信息。
光与色的三原色
那么色光三原色与色料三原色的不同之处到底在哪里呢?简单的来说,色光三原色是发光体,而色料三原色是将不能吸收的光反射出来。
我们人眼中三种视锥细胞分别用来感知光中红色、绿色、蓝色的强度,所以我们所感知到的色彩都是由红色,绿色,蓝色叠加而成。所以色光三原色属于光的叠加模式,而色料三原色是通过吸收光的颜色(反射不能吸收的光)形成的,所以它为色光的减色模式
-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朱红,翠绿,蓝紫)(rgb模型)
在PS中,将图层模式调整为滤色,则可以得到色光三原色
将色光三原色两两混合便得到了色料三原色。(黄色,青色,品红)
譬如:我们看见的青色:是物体吸收了红色,反射了蓝色和绿色,蓝色和绿色混合在一起便成了青色。
色光三原色
-
色料三原色红(cmy模型) 黄色,青色,品红
在PS中,将图层模式调整为正片叠底,则可以得到色光三原色
色料三原色
还有CMYK色彩模型,是印刷所用,k代表的是黑色,因为black中的b已经被占用,所以便选用了k。
二,色系与色立体
大自然中的色彩
- 彩色系
-
无彩色系
彩色系和无彩色系
彩色系
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属性
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
彩色系中的色彩的性质,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
波长——色相
振幅——色调(明度,纯度)
无彩色系
(只有明度一种性质)
黑色,白色,灰色系列。
黑白系列: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再到黑色构成的系列
生活中,纯色占少数,更多的色彩包含了黑,白,灰的成分。
互补色
两种色光相混合,结果为白光,那么这两种色光就称为互补光。
一个原色与其他两种原色相混得出的间色之间的关系,称为互补关系
互补关系:红绿,黄紫,蓝橙
在色彩设计中,利用互补色的特性,有目的的控制色彩的鲜艳度,对突出和调整色彩的对比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色立体
色相环
以色光三原色为基础,两两相混,得到六种颜色,再将相邻的颜色两两混合得到12种颜色,再继续混合便得到了24种颜色
红色和黄色混合,形成橙色。
也可以这么理解:想让红色变成黄色,就要不断的加入绿色,当绿色的值到达最高点时,此时的颜色是黄色,当绿色的数值为中间值则为橙色
色环(牛顿色环)
24色环
色彩表示的三维空间形式,即色立体
色立体
由色立体,我们可以看到PS中的纯度,明度变化:
纯度,明度变化
HSB色彩模型:
H hum 色相
S saturation 饱和度
B brightness 明度 (最低为黑色,最高为颜色本身)
HSL色彩模型:
H hum 色相
S saturation 饱和度
L lightness 明度 (最低为黑色,最高为白色)
三,色彩混合
- 加色混合
色光的混合:明度增高,纯度也增高
- 减色混合
色料混合:纯度,明度越低
- 中性混合
分为:物理混合和生理混合。生理混合,明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是相混色彩明度的平均值。
分为:旋转混合,空间混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