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乌合之众》,对于历史又重新换了一个角度去观察。
每一个轰轰烈烈的运动背后都有无数种成因促成,没有领袖不行、没有群体不行、没有某种导火索不行等等,单一去看正是由于历史上各种群体此起彼伏的斗争,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历史。但是倒退回去当时,你看待事件的角度可能会完全不同,毕竟当你算是运动中的一份子或者当时人或是旁观者都能看到一些不同的角度,而对于我们现在,书中或多或少的内容都是经过胜者加工出来的产物,难免偏颇。
而在每一次的群体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看透事件的起因和事件背后的东西,你才能找到核心的解决办法。因为在勒庞看来,群体本身是盲目的、易受暗示、容易被传染、被蛊惑的,他们本身不具备的理性思考在遇上一个偏执的具有某种特殊信念的拥有个人魅力的领袖之后才会快速转化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没有领袖的群体本身是杂乱无序的,同化作用极强,无论你是满腹诗书的知识分子还是街头叫卖的小贩,只要进入群体,你的理性就会完全消失,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群体这个庞大的类人的组织的无知简直还不如一个理性的人类,却可以吸引这么多人加入其中并成为其一员。
而群体的领袖可能是群体中最偏执的一个,具有明显的个人信仰倾向,这种受群体欢迎的特质会让他的个人特点更加鲜明,互相作用后的群体,在偏执狂的领导下做出任何事情都不足为奇了。但是这种领导必须是成功才会被群体接受,而往往这种运动总是短暂的,注定了领袖人物总是在不断的被推崇、神话到跌落神坛的过程。但是一旦被领导驯养了的群体所发挥的毁天灭地的力量足以摧毁一切,并且以一种残忍无比的方式。
我们常常觉得大多人的意见肯定要比一个人的意见更加理性、更加可信,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本书中贯彻始终的例子都来自法国的运动,其中尤以拿破仑最为作者所推崇符合本书主题。这样一个小小个子的男性却可以凭借个人魅力的名望成就如此大的伟业,契合了整本书对于群体的论断及结论。
作者还举出了一些实例,就是我们现在社会的各种异质性的群体,像是陪审团和议会等组织,如果是群体辩论结果总是一样的,无论是来自于什么样的背景,因为群体的情绪、模式会覆盖所有个人的特质。
也许你会说,那是在以前那种社会才会产生的问题,现代社会的理性绝不会允许人们出现“乌合之众”所需的特点,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现在的群体虽说外在形式不同,但是群体本身毁灭一切的本性却是毫无更改的。只是现代社会复杂的结构形式,在旧信仰缺失的今天,各家言论众说纷纭,无法出现可以压倒一切的领袖人物,所以延缓了社会毁灭的进程,但是群体本身的特质绝对不会消失,只是需要合适的时机出现罢了。
书中还有一点个人觉得点出了现在社会人民迷茫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旧信仰缺失的同时,没有一种有效的新的出现,人们对于外在事物的冷静客观的反应了出来。而每个民族的特性作为一种文化的发展状态,也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野蛮的群体文化。
以上就是读了乌合之众的一些个人看法,凡事如果能找准脉搏,很多复杂的事情就可以简单明了的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而且能够快速找准解决的办法。书中还讲了美军一个领导在中东地区是如何通过找准群体运动的模式,从而通过群体聚集时赶走小商贩的做法成功的组织了大规模动乱的产生。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一下书,虽然读来略微生涩,但找到关节点,可以成功改变个人看事情的角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