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看电影。我对中国电影有偏见,一般选外国影片。最近看的是《何以为家》。
小镇只有一家电影院,一场电影不会超过十个观众。电影开场了,黑暗中看电影的故事情节渐次展开,好像在追逐光明,忘了一个人看电影的孤独。
电影一开始就用对比的手法,有的小孩在欢快地追逐打闹嬉笑,而有个男孩却在鸡飞狗跳中忙生活,还惊世骇俗地要状告父母。电影用倒叙手法给了观众一个震惊,让观众对这个男孩有了强烈的印象,激起欢众的探究欲望。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赞恩。他有多大?他的父母不知道,小男孩也不知道,法官只能请牙医根据检查牙齿来判断他的年龄。这有点不正常,可见小男孩的生存环境有点糟糕。小男孩是家中长子,身负养家糊口的责任。他打工,自制饮品,渴望上学,对妹妹照顾有加,帮妹妹洗内裤,偷卫生巾,是小暖男。这样的男孩居然会状告父母,太不可思议了。
冲突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蔓延,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了。妹妹来了月经最终被父母知道,把她嫁给了年龄相差很大的杂货店老板。听着小男孩婆婆妈妈的教导妹妹,再到小男孩与父母抗争试图改变妹妹的命运,再到无力改变妹妹的命运。小男孩的清醒让人温暖又心酸。面对无解的困境,他不彷徨,也不麻木,而是愤怒地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后如何生存下来是个问题,如何有尊严地生存下来更是个问题。赞恩一无所有,想过跟父母不一样的生活,想要有尊严。流浪的赞恩遇到了黑人姐姐拉希尔。拉希尔是位单身母亲,她没有身份证。她想和儿子在一起,过正常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