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临《圣教序》

临《圣教序》

作者: 絮絮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5-24 16:22 被阅读0次

搬家后宽敞的书房和大大的书桌让我学习书法方便了很多,但因为中断了原来CCtalk 上面的课程跟练,自己写字总是有些找不到头绪,于是重新在小红书上面搜索老师报了新课准备学习行书,和老师沟通后安排从《圣教序》开始学起。

有网络这样的媒介,现在的成人教育内容真的太丰富了,怎么会喜欢书法呢?想想我对于书法的热情,说起来应该追溯到小时候七八岁那会儿,那时候小镇上条件简陋,街上除了一个租小人书的小摊连个像样的书店都没有,到了寒暑假孩子们无事可干,成天只有三五成群地满大街疯玩。大概是小学二年级的那个暑假吧,我妈在大街十字口看到墙上贴了一则招生信息,是当地中学一位老先生招收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年龄没有具体限制,就给我报了名,于是那个暑假我成了书法班的小学员,据我妈说每天端着墨盘去上课,等到下午回家从没有一身干净衣服,上上下下一团一点全是墨迹,有时候脸也被抹成了小花猫一样回来。具体学了什么都不记得了,模糊的记忆中有一丝印象是站在课桌前一个瘦削的老头握着手教我执笔的场景。

书法学习就那样有了一点启蒙,后来在学校就凭那点基础参加书法比赛,写了“有志者事竟成“几个字,还拿了奖。现在想来实在是因为当时双河镇上那种小地方,孩子们大都从未参加过这样的培训,根本没有人和我竞争而已。

但是孩童时候接触过的事物,真的是会像刻进了基因里一样,对它的兴趣和热爱,甚至在几十年后也会在适当的机会下迸发出来。

两兄弟初中住校后,我的时间一下子宽裕了好多,周一到周五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除了看书,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写毛笔字,从网上买了字帖和笔墨纸砚就开始写起来,几十年了重新握笔,虽然手抖得不成形字写得很难看,但内心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反而是找到一种平静和愉悦的感觉。后来在CCtalk 上报了一个跟练课程,从篆楷基础开始,写了《吴钧帖》和《勤礼碑》,然后是隶书《乙瑛碑》和《曹全碑》,又回到楷书进阶,跟练《张黑女墓志》和《智永千字文》,前后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写下来,算是真正建立了一点基础。

课程中断是因为感觉自己跟不上老师后续的进阶课程,想停下来把写过的碑帖重新练练,去年大半年装修的忙碌又让我没时间顾及到这些爱好,值到搬家安顿之后,书法练习才又重新开始。

这次选择了《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基础行书入门最好的练习帖,前面三天,按老师要求悬肘悬腕练习中锋行笔,就是在纸上快速书写15厘米左右横和竖,要求下笔粗细宽窄均匀,找到流畅稳定的感觉。我以前的练习几乎都没有悬肘,写的时候控制不好,尤其是竖划歪歪扭扭,完全暴露出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来,老师也布置了以后每天练字前悬腕控笔练习十五分钟后再开始写字的任务。

第四天,按要求开始学习前面五个字,反复写了几页我提交给老师,本想着老师检查后可能会具体给我说说某个字的问题,结果信息发过来,老师比较委婉地说这几个字都不太过关,问我是不是没有没有读帖,感觉到有点脸红,确实,对于读帖我还停留在大致看看,都还不懂应该怎么读,于是请教,老师发来视频举例讲解,包括整体章法、结构和笔画的拆解等,哦哦,原来自己以前的临帖只停留在对某个字的大体印象,根本没有仔细拆分精读,写起来当然相距甚远了。

后面几天端正态度老老实实认真读帖再临摹,每个字都反反复复很多遍,写到自己感觉和前面相比有一些变化了,发给老师也得到肯定“好了很多”,可以继续往后临,老师推荐了B站上面陈忠建老师的书法课堂,《圣教序》的全帖通临视频分成了若干小段,一看视频简直有些入迷的感觉,陈老师用笔行笔真的太劲道了,一边写一边讲解,又直观又生动,谁说书法学习很枯燥,我分明觉得是趣味无穷啊。

写了大半个月下来,基本停留在前面十几个字,越写越觉得自己写的不好,其实我知道明明是有一些进步的,感觉更加不满意是因为自己的审美在不断提高中,但是好在我自己没有着急往下写的急躁情绪,就这十几个每天反反复复,越写越看到差距,也逐渐开始积累对于行书用笔的一些体会。

《圣教序》全文1904个字,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逐字学完进行通临,也许半年也许一年吧,或者更长时间,但是确定的是,书法学习的这条路上,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圣教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sx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