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讨论了一个任务的时间为什么会比我们自己预期的长,可当我们真要开始处理一项任务的时候怎么做才能比较高效地完成呢?作者的经历告诉我,首先要学会拆分步骤,然后学会“多操作系统”的能力。
第一点我们可能都知道,可是看了作者的分析我发现自己拆分任务不够细致。什么叫细致,就是把大任务拆成子任务,子任务拆成不可再拆的微任务。这个拆解就需要我们对任务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结合起来,如果拆解合理我们剩下的就是简单的执行微任务而已啦。
现在我重新拆解下自己计划一年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任务,具体目标是:能听懂160词每分钟的对话,能掌握口语中弱读和连读的技巧。在读写上每个月看两本英语原著,用透析法学习原著中的生词。拆分之后,应该是听说上的一个小阶段是熟练掌握慢速和常速英语,用ELSPOD材料,而每一课的跟读学习需要1小时,我已经学习了16课,每天就应该花30分钟到1小时复习学过的课程,每天早上应该跟读1小时,下午跟读1小时,而晚上对着原文看一遍生词。掌握了慢速和常速应该训练自己完成EnglishPOD100期听力,拆分到每一期的对话都可以自己跟着说出来。而阅读原著就需要自己每天至少完成30页的原文阅读,记录生词,第二天复习生词继续阅读。已一本书为周期去学习生词,每天要复习和朗读学过的单词,至少1小时。
当然上面的拆分可能还不够细致,我只是用自己可以做到的微任务的方式拆解而已。而拆分好任务之后,我们就得训练自己多线处理的能力。
毕竟子任务中有性质相同的任务,我们就要去发现和合并这些任务。好比你又要健身又要听听力,你就可以两件事同时做。注意这两件事一件是机械的,即不需要很多思考的,另一件则需要集中注意力。而同时处理几件需要注意力的事情就需要更高级的处理方式,这个当时作者称之为“时间切片”,即某个时间段我们做要A事情的子任务,另一段时间做B事情的子任务,然后用一段时间继续完成A的下一个子任务,循环往复的处理不同事情的子任务,直到全部结束。注意,在这一段时间我们仍然做的是一件事情的一个子任务而已!
好了,读写营已经进入尾声,这可能是我在群里最后的打卡,希望自己保持读写的习惯,真正让学到的东西融入自己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