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灾难较多的缘故,现代人多有末日情结,而与末日情结紧密相连的大概就是预言情结了。因而世上许多曾沉埋在历史尘埃中的预言纷纷现世,如法国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秘鲁的《塞莱斯廷预言》,印地安人的《霍比预言》,韩国的《格庵遗录》,埃及的《海尔梅斯预言》等。
中国作为世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自然也有预言传世,而且比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预言都多。在现存的预言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自周朝起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预言存世,如周朝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三国诸葛亮的《马前课》,唐朝李淳风的《推背图》,宋朝邵雍的《梅花诗》,明朝刘伯温的《烧饼歌》等;但奇怪的是,在清朝却不见留下什么类似的预言。
然而没有预言的清朝却有一个能准确解读预言的老和尚。这老和尚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白鹤山僧人守元,他解读的是诸葛亮的《马前课》。据说诸葛亮每次出兵,都会在马前面占卜一课,即起卦问吉凶,因而诸葛亮将这本预测未来天下大事的书命名为《马前课》。此书共有十四课,每一课讲一个朝代。老和尚解读了前九课,相对应的朝代分别是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老和尚解到第九课,他所解的关于前朝的预言都极准。如第一课“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解曰:诸葛卒后,后主降于魏;第二课“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解曰:司马炎篡魏,元帝都建康,建康属江东……第八课“日月丽天,其色若赤,绵绵延延,凡十六叶”,解曰:日月为明,赤者朱,有明一代凡十六主。”
但老和尚解到第九课时,只解了一半就不往下解了,即:“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解曰:水月有主,清也。古月,胡也。胡人为君,殆亦天数,不可强与。老僧生于嘉靖十年,今年八十有六,过此以后,不敢妄议。”这一课中的“十传绝统,相敬若宾”没有解,因这两句所预言的是还未发生之事。
从老和尚解读《马前课》的情况看,老和尚只敢解已发生的事,对未来之事却“不敢妄议”。由此我们发现,预言者预测未来之事,可能只是将所预测到的事如实写出,至于是否会应验大概心里也没底不敢妄断,因而只管写,不管解;而后世对预言的解读者,只是将已发生的事与预言相对应,这样解读的预言自然都准,若不准哪才真是奇了怪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预测未来之事的极其隐晦的预言,后世的某些人能解读出来,应也不会是一种巧合,因预言对一两件事可能是巧合,但几乎每件事都对,就不会是巧合,这其中应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特殊规律在,而这种特殊的规律,或许也只有那些特殊的人通过某些特殊的方法才能掌握。
写《马前课》的诸葛亮是未卜先知;而解《马前课》的老和尚是过后方知,用通俗的话讲,作为预言的解读者,他所充当的其实就是一个“事后诸葛亮”的角色。但这一角色应也不是一般人能当,因老和尚本身就是方外之人。
写预言的“诸葛亮”与解预言的“事后诸葛亮”,共同书写了中国神秘的预言文化。而预言文化的存在,增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色彩,这些神奇色彩,也正是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之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