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墨菲定律读书笔记(11)

墨菲定律读书笔记(11)

作者: 小小小小小小妖 | 来源:发表于2021-05-17 12:13 被阅读0次

中篇

要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刺猬法则:

小心越界!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安全距离

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想要依偎在一起取暖。可是,当它们彼此靠近的时候,都被对方身上的刺扎得疼痛不已。它们因为忍受不了疼痛而分开时,又差点被冻死。最后它们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合适的距离,保持这个距离它们既不会被彼此的刺扎到,又能互相取暖。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两只刺猬一样,很想与人接近、与人交往,但是又想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间。这个私人空间是我们的堡垒,一旦遭到“侵犯”就会让我们感到不适。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既渴望亲近,又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把我们的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要求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保持适当的距离。虽然,人与人之间有相互需要、相互帮助的需求,但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能为彼此保留私人空间,只有有了私人空间,我们才会有安全感,才能信任他人。

在人际关系中,如何保持适当距离是一门大学问,如果把握不好其中的度,就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伤害。下面案例中的丁小云就是因为没有注意这一点,才让自己吃了亏。

【刺猬法则案例】

丁小云是一个热情开朗、勤快好学的人,而且工作能力强,很受公司领导的赏识。丁小云所在部门的张经理在工作上特别倚重她,平时对她也很照顾,公司有什么福利或者机会总是想着她。丁小云对张经理非常感激,也经常帮张经理办一些琐事。由于两人住得比较近,丁小云还经常搭张经理的便车,她和张经理的私人关系也越来越好。

有一次,公司加班结束后,张经理让大家先走,他自己还有一点工作要处理。丁小云在公司楼下吃过晚饭后,想起张经理还没吃饭,于是就打包了一份晚餐给张经理送去。丁小云到了张经理的办公室门口,也没有敲门就直接推门进去了,结果张经理的妻子已经给张经理送来了晚饭。张经理很惊讶,而他的妻子则表现得有点生气。

事情过去没几天,张经理的妻子给丁小云打电话,希望她和张经理保持距离,而张经理也对她疏远起来。最严重的是,公司里竟然传出了风言风语,说丁小云和张经理关系暧昧。消息越传越厉害,让张经理和丁小云都很尴尬。最后,公司只好把丁小云调走。

案例中的丁小云因为和张经理走得太近,让张经理的妻子和同事们产生了误会,让张经理也感到不安。最后,她不仅被流言蜚语伤害,还错失了一个很有前途的工作岗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和丁小云一样拿捏不好与人的距离。有的人表现得过于冷淡,和身边的朋友关系越来越疏远;有的人则太过热情,对人过分亲昵,“侵犯”了别人的私人空间而不自知。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或者失去朋友。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把握人际关系中的距离呢?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才合适呢?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我们做出了解答。他把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根据不同场景划分成了四种:

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的最近距离,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这种亲密的距离在空间上的体现是15cm。身体上的接触表现为互挽手臂、促膝长谈等。这种距离仅限于情感关系十分亲密的人,比如感情很好的家人、朋友或者情侣、夫妻之间。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和对方不是这样亲密的关系,就不应该闯入对方的亲密距离内,这样做不仅会自讨没趣,还会引起对方反感。

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比“亲密无间”的距离要稍远一些,双方之间比较少有肢体接触,在空间上的体现是46~76cm,在这个距离里,双方可以亲切友好地握手和交谈。这是熟人之间的距离,陌生人闯入的话会很不受欢迎。

亲密距离和个人距离通常都适用于非正式场合,而在正式场合我们就要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适用于正式场合中双方礼节性的交往,远远大于亲密距离和个人距离。在一般的工作环境和聚会中,人们通常应该保持1.2~2.1m的距离。在更加正式的场合,比如面试或者正式会见中,这个距离一般在2.1~3.7m。

空间上的距离,其实也反映了心理上的距离,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和同事、领导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度关注他人隐私。

公众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是指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在空间上大约为3.7~7.6m。在这个距离中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不一定会发生联系,更适用于单方面的演说。

了解了以上4种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我们就能判断出对方所需要的私人空间和适当的交往距离,这样我们就能在交往中把握适当距离,既不疏远对方,也不“侵犯”对方的私人空间,让人际交往更加顺畅和谐。

相关文章

  • 墨菲定律-感悟甚多,出于程序员用xmind做的

    墨菲定律 目录[隐藏]?1 墨菲定律?2 墨菲定律的起源?3 墨菲定律的案例?4 墨菲定律的启示?5 墨菲定律的演...

  • 怕什么来什么,原来理论支撑是这样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视觉笔记】Day.11 书籍:《墨菲定律》 (墨墨)编 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总是怕什么来什么,今天居然发现...

  • 学习笔记: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被称作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也称作墨菲法则、墨菲定...

  • 墨菲定律是什么意思

    心理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定义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提出的。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说的:如果有...

  • 为什么越穷越见鬼,越霉越倒霉?

    大家好,这周为大家解读的是《墨菲定律》。什么是墨菲定律呢?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

  • 1171/20200728

    生活中的墨菲定律交给我的 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墨菲定律读书笔记(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bq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