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讲故事哈。
我们翻开史书从细节里一点一点的扣,《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介绍完名讳就是这么一句:“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曹操小时候是个什么人呢?
有这么几个特点,“机警”,对环境变化敏锐;“权数”,权是衡量,数是计算,曹操从小就精于谋划;“任侠”是江湖气,凭自己喜好行事,“放荡”没有现在风月方面的意思,而是不受规矩约束;“不治行业”,行(xing),品行的意思,业,就是学业,品行加学业是那会儿举孝廉升仕途的必经之路。
人生游戏的开局,曹操拿到的属性就是这样,所以世人绝大多数没有看得上他的,因为正常情况下,他这个属性没有出路。
只有两个人认为不一般,“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其中桥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这句话值得细品,桥玄是什么人?
从资历上看,桥玄年轻时曾任睢阳县功曹,历任洛阳左尉、齐相及上谷、汉阳太守、司徒长史,度辽将军,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太尉,这是一个从底层干起、做到顶层、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超级牛人。
再看品性,桥玄性格刚强,不阿权贵,待人谦俭,尽管屡历高官,但为官清廉,去世后连下葬的钱都没有,被称为当世名臣。
这样的人,既有顶级智慧,又有洞察世事的如炬目光,他先有了天下将乱的判断,认为“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发现曹操具备的特点正当其位。
这是第一个关键结论:当时代变革时,所需要的性格特点是“对环境变化敏锐、不受规则约束、且有强烈意愿制定规则、擅长谋算”。
再看另外两方势力:刘备和孙吴。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太平年景是秩序稳定,权贵归权贵,庶民归庶民,按照既有的上升流程维护各生态位的利益,比如“治行业”“举孝廉”,你得按流程缴纳投名状、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此循环,即便到了今天,也是一样。
所以三国时代,那些耀眼的人物,曹操、刘备、孙坚、孙策、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夏侯诸将、张辽、徐晃、吕布等等,统统都是草根。
因为真正的权贵比如袁术、袁绍这样的“肉食者”哪里需要亲自下场拼杀?
而时代变迁,就给了草根跨越阶层、甚至名垂青史的机会,事实上,曾经的那些贵族全成为历史角逐的陪跑者。
我们再看曹操一生的评价。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大环境是“天下大乱”,正常的秩序被打破,“运筹演谋”是曹操从小就擅长的,“鞭挞宇内”就是在用暴力制定规则,是最顶级的“任侠”,得像申不害、商鞅一样变法改革,还得像韩信、白起一样能打,心胸宽广,容纳杀害至亲的仇人,善于人尽其才,站得高看得远,这些全是成就大业的方法论。
从少时不被人看好,到最终登顶,需要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把握机会、该在什么方向修炼,曹操给了一个经典的模板。
言尽于此,得多少看缘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