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换个时候看可能就看不下去,刚好yuhan近期积攒了各种人生观的问题,这本书就来了。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可能是初中就买来,放在书架里落灰都好几层厚了,一直没有看完。自从有了kindle已经好久没有看完整一本书了_(:з」∠)_这次怕出行无聊下载下来,从头看到尾,倒是一点没拖沓。
米兰昆德拉的风格是把一些哲学性的探讨放在小说里,所以明面上我在看爱情小说,实际上我在思考人生……看这样的书是有点累的,太早看看不下去,只有开始有意识思考的时候,才可能带着问题顺当看完。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被苏联入侵的捷克,讲的是男主托马斯和妻子特丽莎和情妇之一萨丽娜的爱情。没有过多的爱恨情仇的描写,米兰昆德拉是反情节和反说教的,贯穿全书的是关于生命【轻与重】的讨论。
对于男主托马斯来说,【轻】是割舍不掉对女性百分之一未知的探索,周旋在各式各样的情妇之间。【重】是抛弃对自己理想情侣的幻想和对新鲜女人的追求,承担起握住特丽莎颤抖的双手的责任,用自己的强壮拯救弱小的她。
对于特丽莎来说,抛弃了羞耻的母亲和集中营一样的家时刻像梦中排队的失魂女人一样召唤她下来,她说“虚弱的时候,会想要响应这种召唤”,也成为一个在大声放屁时哈哈大笑的人。但腋下夹到书,给了她与旧生活划分界线的武器,被托马斯拽着,她挣扎在礼义廉耻的世界里生活,用拍照和交响乐来维持这个世界的通行证。
托马斯对特丽莎的爱,我觉得完全出自“不设防”的意外。六个巧合给了特丽莎出走追随的勇气,以没有前兆的重逢闯进了托马斯的生活。托马斯在还没来的思考的时候就爱上了她,这个被他看成是“放在摇篮里漂来床边”的女人,心中的禁地便只能容得下她,事后想为什么偏偏就是软弱的特丽莎也是无解。
跟承受着【重】的托马斯和特丽莎不同,画家情妇萨丽娜一直逃避各种责任,只要【轻】的人生。她的关键词是“背叛”,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她觉得“没有什么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事情了”,她渴望多样性,拒绝捆绑和被评价,因此讨厌千人一面的游行示威队伍,反对捷克当局用政治态度将人分类的作风,恐惧可能承担责任的婚姻生活。一路背叛了亲人、配偶、爱情和祖国,周围一片虚空什么都不剩时,她的悲剧便不是负重,而是过轻。萨丽娜的乐园里有一张照亮黑夜的窗户的家庭构想,但漂泊不定的她注定与这种安详稳定无缘。
【重】不是褒义,【轻】也不是贬义。只是一种选择,选择重的人可能会羡慕轻装者的潇洒,选择轻的人始终体会不到长久的羁绊。
读完这本书我还是找到了一些想要的答案。比如我总在焦虑的走什么样的路好,一直以来我做选择习惯了被意见裹挟,大家都觉得好的,我也想要,没有考虑自己合不合适开不开心,甚至不知道那条路究竟是什么情况,就盲目把世俗的成功定为自己的目标,这在米兰昆德拉这里被定义为kitsch,即德语里的媚俗,做出姿态迎合大家,做大家想看的事情。
现在,我把好的路总结为“自由意志选择,主动背负责任”,一切出自于你的欲望,而非迎合别人想法的,都算是好的选择;一切逆风难走的路,但是能把我们与“半真”微粒无意识移动区分开的路都是【重】的路,负重前行,结果才有意义。
这几天和家人和男友讨论了很多未来的可能性。对于未来,可能说的最多的还是“我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最后能拿到什么样的工作,留在什么样的城市,甚至身边还是不是一样的人。但有了这个“主动选择,负重前行”意识,可能做起选择会更加坚定一点。毕竟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以后从学校走出去还是各凭本领,北大不能兜着我们不往下掉,但至少给了我们向上冲的可能性(读《一个北大毕业生决定去送外卖》有感),这种可能性可以称之为“底气”,底气给了我们生命力和信心。
书里可能还有别的什么讨论,比如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比如灵魂与肉体,但就自己最近的困惑,我主要就关注了爱情和轻重的内容,感觉还是能引起思考的,推荐给大家~
如果有时间,可以拿来翻翻,各取所需。一本好书应该是一片肥料田,任何种子都能发芽开花。
祝大家好~
【后】
看完小说,董源推给我一首《伏尔塔瓦河》,书里特丽莎站在堤坝上,看着穿布拉格而过的伏尔塔瓦河,感到生活正带着所有色彩逝去。yuhan听着旋律,感到生活正被神奇的力量注入色彩,决心做一个不软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