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闻学科班出身的我,写了一篇可以被封号的文章

新闻学科班出身的我,写了一篇可以被封号的文章

作者: 独喁 | 来源:发表于2017-05-01 00:45 被阅读0次

文:独喁

1:

其实中国像《喜欢你》这样的电影太多了,不管是去年上映的《驴得水》,还是年初上映的《情圣》等等,这些电影大都会让观影的人有捧腹大笑的时候,但是很难让人看完之后还是深思。

说白了,就是让你笑了,但是笑过之后什么都没留下。

这是我昨天看完《喜欢你》之后的唯一的感受。

《喜欢你》剧照

但我也知道,这并不会让它的票房低到也同样好笑,因为一部让人笑的电影足以让大家买单。毕竟,在中国活着,每天大家都在找乐子,花几十块钱看一个电影算是最低的成本了。

这些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少有人会重新翻出来看,因为它其实并没有什么很营养的东西,值得你去反复品味。

但是很多好的电影不一样。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观影量大的人,很多经典的电影也许都没有看过,但是我还是反复看了很多部电影。比如《当幸福来敲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盗梦空间》等等,这些电影我至少看了3遍。

《喜欢你》剧照

那么作为一个观影量并不是很大的人,为什么会把这些电影反复看这么多遍呢?

第一,因为有些电影我看完一遍并没有完全看懂。比如,《肖生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不知道很多人会不会和我一样,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看完以后,总会对开头有些模糊,当然这仅限于觉得很棒的作品,不然压根不会看完。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重新看一遍,两遍,甚至三遍。

第二,因为有些电影的确很好看,你每一次看它都会知道不一样的东西。每个时段的你都是不一样的自己,你看待问题的角度,面对事情的做法都会不一样。所以,这也会让我反复去看一个觉得很棒的电影。比如,《当幸福来敲门》、《天堂的孩子》、《追风筝的人》、《阿甘正传》等等。

所以其实,衡量一部电影的标准应该是,你是不是会反复去看它,而不是它的票房有多高。当然这是一个观影者的角度,是一个很理想化的角度,毕竟电影也是商品,它有投入也一定要有收回。

这也正是很多中国电影,看上去票房还不错,但是其实真的没有人会觉得它很棒,也不可能在N年以后,依然VIP可看。

在腾讯视频上点击“VIP影院”,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刚上映没多久的中国电影,一旦再点一下“热评”,出来的几乎全是国外的经典电影。

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可以值得大家反复看的电影呢?

我不是一个电影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可能有点狂。

但接下来的话是一个不专业的观影者和一个新闻学科班出身的人,最真实的感受。

《喜欢你》剧照

2:

中国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很聪明的一群人,他们能够用最快的时间掌握市场,懂得市场的需求。他们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然后给它,它需要的,一定不会错。

所以,当所有人都在痛恨贪官污吏的时候,《人民的名义》火了。

主旋律的片子可以说很敏感,但是也很容易爆火。

不管是今年《人民的名义》或者是去年的《湄公河行动》。因为演这些真的有太多中国人会跟在后面大喊,“杀死那个贪官!”、“打死那个贩毒的!”

图片来源网络
在《人民的名义》播出到第45集时,实时收视峰值破7,创造了近十年国内电视剧史最高纪录,在腾讯视频累计播放高达50.4亿。
图片来源网络
《湄公河行动》拿下11.84亿票房,豆瓣评分8.0,好于 86% 的犯罪片、 92%的 动作片。

这样说来,其实聪明的中国人是一部分人,他们站在金字塔的上面,掌握着下面一群中国人的思维。

而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人云亦云的,他们很少有自己的观点,一句话说出来永远都是“那个谁说”、“我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的”、“他说出了我的心声”……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现象,狗仔掌握了大家的思维,一旦爆出哪个明星出轨,他的微博就要瘫痪,各种指责,各种谩骂,各种不堪。仿佛他这辈子就没做过一件对的事情,他唱的歌或者他演的电视剧都是垃圾。

可以说,中国聪明的人少,无脑的人多。

去年某位姓乔的明星去世的时候,一开始铺天盖地全是他和某位导演因为发生不正当的关系所以兴奋过度死亡,朋友圈,微博,笑的、闹的,看客一波又一波。

在当时当下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事情,你简直就是Low逼,一个活在外星球的人。

但是紧接着媒体说,乔姓明星是因为抑郁症自杀身亡,然后大家又开始哀悼,开始谴责那些给他施加压力的人。包括无辜躺枪的一年前的车姓导演和杨姓导演,后来还发了微博声明;包括乔姓明星生前陈姓好友和井姓的好友,井姓更是发微博配图“微博再见”,自此再没发过一条微博。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前前后后整个就是一场闹剧,但是这样的闹剧每天都在上映。

3:

这种打脸的事情,层出叠见。

去年年底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爆朋友圈,无数人为罗一笑祈祷,替罗尔揪心,各种转发,各种赞赏。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在关心这个孩子,我是善良的。

图片来源网络

没几天又爆出来说,这个事情是营销炒作,罗一笑的治疗花费并没有那么高,而且罗尔在东莞与深圳均有房产。然后一群人又开始谩骂罗尔,说他消耗自己的女儿要遭天谴,各种不堪,各种诋毁。

4: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因为关心别人说什么的人太多,关心真相的人太少。

上大学的第一节课,老师说,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但是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事实吗?

2012年5月,我在南昌上大学,有一天下午5点多,我路过阳明路上的某个大学。那天下着小雨,一群人围在学校门口,拉横幅,阻止车辆进出。

我走近询问才知道,一个在校研究生男孩子从宿舍楼坠下,当场死亡。而校方不仅拒绝不让家属见到遗体,在当时对事情也没有一个具体的交代,他们迫不得已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那个家庭里,男孩子是哥哥,有一个妹妹,妹妹智力有点低已经结婚,可以说这个男孩子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希望,是年迈的父母最后的期待。但是,一个好好的孩子读着研究生,眼看着就可以出来工作,赡养父母,结婚生子,就这样没了。

我给媒体打电话,希望这个事情得到一定的曝光,给这个已经很艰难的家庭一点希望,一个说法。

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没有一家媒体到达现场。

我给我们当时的老师打电话,那位老师之前是媒体工作者,我觉得他有资源可以帮助他们。

但是老师告诉我说,挺晚了早点回学校,还在上学不要管这些事。

在那一刻,我像那个家庭一样,无力,绝望。

那些课堂上教的,我们要为正义发声,要做人民的喉舌,原来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学,仅限于考试时候的正确答案。

我不想去看这个世界有多么残忍,我也不想再面对无数个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人。

所以毕业后,我没有做新闻。

5:

从这里其实也能看出为什么《人民的名义》如此火爆。这个电视剧,已经告诉你了,课堂和社会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一个在课堂上教你如何做官,如何维护人民利益的大学教授,在出入官场以后也会卷入官场的纷争,也会为了维护自己不择手段,甚至去污蔑自己曾经最得意的学生。

《人民的名义》剧照

一个在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现实的压迫下,在官场的泥流里,也会为了钱财暗算同门师弟,杀害曾经的“盟友”。

《人民的名义》剧照

一个充满正义,坚决维护清廉的检察院局长,也会因为“动了别人的奶酪”被陷害,被污蔑,甚至被发小背叛。

《人民的名义》剧照

从课堂走到社会,每一个人曾在摸爬滚打里遍体鳞伤。

伤好了以后,有些人学会了和这个社会把手言欢,有些人依然固执己见。后来那些固执己见的人都死了,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和这个社会友好相处的人。

这些能够和社会友好相处人,构成了现在的社会。

我可能写了一篇会被删除、封号的文章。这是固执己见的我临死前的遗书,也是把手言欢的我新生后的宣言。

别无选择,只能妥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闻学科班出身的我,写了一篇可以被封号的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hf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