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中有言:“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人这一生,平平庸庸,如何能够论长论短呢?殊不知,枯荣兴衰早有定数,取舍得失早有安排。这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好的。
所谓天意不可违。现实中的每个人,包括你我,就跟小说中的人物一样,至于这些人物的命运,早就被小说的作者安排好了。
以下5个迹象,暗藏了天机,预示了一个人的兴衰和成败。
迹象一:不完美,才是普通人的人生。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得了真经,就坐在老龟的背上过河。由于老龟得知,唐僧没有帮他向佛祖问道,所以他把唐僧师徒甩到了河里面。
唐僧师徒从河里面,把经书都捞了上来,发现,部分经书的字都褪色了,变得模糊了,还有一些经书的书页,都烂了。
对此,唐僧感慨,怎么经书都变成这样呢,如何是好啊?听了师傅的话,孙悟空回应:天地日月尚有缺陷,经书也理应有缺陷,哪有圆满之理呢?
这人世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都不是完美的,那我们的人生,也不可能完美。正是因为不完美,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痛苦和不幸。
完美,那是理想的乌托邦,不会成为现实。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百态人生。
迹象二:平顺的时间太久,很快就要倒霉了。
一年四季,就是人生的写照。
春天,有生机勃勃的万物复苏;夏天,有欣欣向荣的人间盛景;秋天,有悲凉萧瑟的凋零枯萎;冬天,有万物寂灭的万里冰封。
春天,不可能持续一年的时间。秋天,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这好与坏,盛与衰,总是有期限的。好到了极致,就会变坏,坏到了极致,就会变好。
人生,如果平顺的时间太久了,那就说明,在未来的某一刻,大苦大难要降临了。这就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古人有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没有人,可以一辈子幸福,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美满。福祸相依,才是人世间的真相。
迹象三:贫穷和富贵,都不会超过三代人。
纵观数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家庭,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仅仅60年,一个甲子的时间,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秦始皇足够厉害了,但他的儿子胡亥,二世而亡。曹操足够厉害了,但他的曹魏,也就兴盛了三代人,三代人过去了,就被司马家族吞并了。
创一代,确实有一定的魄力和本事。只不过,富二代跟创一代的能力,差距特别大。富二代含着金汤匙出生,多半是温室的花朵,那他们败家,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哪怕不看历史,只看身边人,道理也是一样的。同一个村子的家庭,三十年前,跟三十年后,都大不相同。有的人从富到穷,有的人从穷到富,财富洗牌,强弱更替。
几十年,三代人的时间,就足以让我们见证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
迹象四:世间的一切人与事,都只会“空”。
杨慎在《临江仙》中写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长江依旧是那一条长江,而人,早已不是以前那些人了。是是非非,枯荣成败,其实都是一场空。古今的人与事,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一场戏罢了。
人生最大的真相,不是表面上的枯荣兴衰,而是实际上的“一场空”。不管是什么人,王侯将相也好,芸芸众生也罢,都尘归尘,土归土。
这所谓的“一场空”,为什么是万事万物必然的宿命呢?因为万事万物存活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终究会“一代新人换旧人”。
迹象五:天道,永远秉持“平衡”的原则。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道,减损多余的部分,去弥补不足的部分。人道就相反了,减损不足的部分,去增添多余的部分。可以说,天道和人道,那是反过来的。
如果按照人之道,那世人就会面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不幸。当然,正是因为有天道,所以财富才会洗牌,成败才会更替。
在天道面前,再有钱的人,也不可能永远有钱,再贫穷的人,也不可能永远贫穷。只要“天时地利人和”改变,那一切都会改变。
面对人生的枯荣兴衰,成败得失,不需要忧愁,只需要尽人事,听天意就足够了。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