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的名气大,无非是因为几首诗词罢了。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不少文人到敦煌后,必去阳关吊古,兴致好了,仍能吟弄几句。但今天的阳关确实没什么看头,算得上古迹的,就剩半个残破不堪的烽燧了,或许这正是文人眼中的意境吧。
十多年前,有个敦煌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阳关遗址附近,投资修了一座古城,让许多游客到了此地后不再对着一个土墩子聊发感慨。这个号称文物爱好者的敦煌人其实还是有些商业头脑,以阳关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标签,如果仅看那半个烽燧实在无趣。正好有了这么一座古城,游客来了在城里转着,听听两千年前的历史,看看博物馆里的古物;听够了,看足了,再到那半个烽燧前凭吊一番,也就不枉此行,古城的主人也可以收点门票钱。
如果早个百十年,占了这片地方的人未必看得上那几个门票钱。在阳关烽燧所在的墩墩山上往南极目远眺,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便是古董滩,更远处则是若隐若现的绿洲。当地人称“进了古董滩,两手不空还”,1943年,有位考古学家在这里考察后记载:“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
当地有“公主和亲途中遇风沙而没,陪嫁物品深埋于此”的传说,但从古董滩出土器物“自汉以迄唐宋皆具”来看,传说并不靠谱——这地方再邪门也不可能让汉朝到唐朝的公主都从这里经过并且被风沙埋了。古器文物量多类杂,反而印证了这里或许曾是真正的阳关古城遗址的考古推断。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在边塞诗词上多有佳作,玉门关也是诗人眼里的宠儿。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四郡”却很少受诗人青睐。玉门关、阳关在汉代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在当时,出了两关,便是异国他乡了,哪里来的故人呢。
从古董滩的文物可以想见,当年阳关作为西陲门户的繁盛,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塞,也是商贸重镇,可谓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宋元以后,随着海上交通的兴起,路上丝绸之路也逐渐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到了明嘉靖年间闭锁嘉峪关,舍弃沙洲、瓜州,并将关西百姓迁至内地后,莫说两关,连敦煌也成荒芜之地。
阳关虽已没落,但敦煌仍旧享有盛名。当年的商贸繁华尽管已随丝路驼队堙没在千年历史与风沙之中,但阳关依旧是诗人眼里那个雄踞西域的要隘。即使有一天,连那半个烽燧也会被岁月侵蚀,古董滩也会被人们遗忘,但阳关印记早已牢牢地镌刻在这片黄沙与绿洲之间,刻在诗人的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