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篇简书更文
有一天,母亲拿出针线盒准备缝补一下开线的衣服,摸索了半天也没有穿上针线,最后不得不寻求我的帮助。这些年母亲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老了,不中用了,不服老不行。”听上去无比心酸。
每个人都会变老,且在变老的过程中,无一例外会经历我们都熟悉的老年问题,如:视力下降、听力退化、疾病缠身,记忆衰退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我们的父母以及未来的我们自己正确面对衰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呢?我在这本书《最好的晚年》里寻找答案。
这本书是加拿大心理学家丹尼尔·J.列维廷所写,有一天早上他发现报纸上的字看不清了,他以为是报社改小了字号,甚至怀疑自己的胳膊一夜之间缩水了。
衰老来得如此突然,令他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也促使他将所思所学与研究成果融汇成了这部著作。
人生在世,除去意外死亡,大多数人都会死于某种疾病或器官的衰竭。人的寿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健康期,此时身体总体而言比较健康;二是疾病期,此时患病。显然,我们很有必要缩短疾病期,延长健康期。
大脑和身体老化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哪些生理变化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作者在书中进行了深入探讨。
01 应对记忆力衰退
生活中我发现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健忘,经常前一天放置的东西,第二天就再也想不起来了,亦或是原本是想要去做一件事,但是转身的功夫,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要去做的事情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类暂时性失忆的出现再正常不过,是大脑衰老的正常现象,并不一定预示着是什么疾病,那么我们要怎样提高退化的记忆力问题呢?
作者说需要在60岁以后每10年为单位提高警惕,持续与之做斗争,对于短时记忆问题,可以通过心态放缓和正念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尝试一心一用,避免一心多用,并尝试遵循禅学大师的建议——活在当下。
其次,可以将易出错的事情记下来,列出清单,还可以借助电脑和手机程序里的便签提醒系统帮助记忆,这种记录各种事项、密切注意日程安排的过程本身就改善了记忆。
别说是老人了,作为年轻人的我,有时候事情很多的时候,也会记忆错乱,为了不漏掉重要的事情,我养成了想到一件事情就随手记下来的习惯,有时是手写在本子上,如果身边刚好没有纸笔的时候,就记在手机的备忘录里,这样就再也不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了,还减轻了记忆负担。
02 运动延缓衰老
衰老是一个不可逆转且无法避免的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衰老的影响是可以被降低的,比如运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确实越来越不爱运动了。有些人大约在50岁便开始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在70岁左右开始,但有些人一直在运动。
那些一直在运动的人,无论是心理年龄还是生理年龄,都要优于不运动的人,当然并非要像20岁或30岁的年轻人那样锻炼,而是多走走路、多舒展拉伸等就大有益处。
60岁以后,意外自伤的风险以10年为单位增加,肩颈损伤、肌腱受损、跌倒和骨折等都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但需要慢慢来,要学会在运动前后舒展身体,并及时补水。
03 写在后面的话
诗人狄兰.托马斯说:“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人在晚年也应该燃烧生命,怒斥光阴的消逝。”
作者说:“我的父母85岁高龄,但仍然同年轻时一样积极地投入生活。”他们乐于人际交往,他们亲近大自然,并不断开拓新领域,因此他们虽然容颜已老,但是精神面貌与年轻时并无差别,他们发现了绝妙的延缓衰老的机制——情绪和心态的积极转变。
我们的父母,以及未来的我们,无需佝偻着、蹒跚着、顺从地走向落幕,我们可以将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网友评论